这6种疹子宝宝最容易患上,妈妈要学会分辨,一文学习下

宝宝出生后最让父母头疼的 , 就是长了疹子却不知道如何辨别 。 有些疹子看起来一样 , 但实际上护理方法完全不同 。
粟粒疹子
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痱子 , 也叫汗疹、热疹 , 几乎每个宝宝身上都会长 。
这6种疹子宝宝最容易患上,妈妈要学会分辨,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宝宝长痱子基本是因为出汗过多而引起的 , 比如衣服穿得过多 , 剧烈运动等 , 导致宝宝排汗不顺畅 , 进而引发的皮肤炎症 。
判断:
痱子最容易长在身体出汗最多的地方 , 比如脖子、腋下、屁股/屁股沟、后背等部位 。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 其形态都是一粒粒的小水泡 , 会有瘙痒、烧灼的感觉 。
长痱子孩子会感受到一些刺痛 , 但只要开空调、风扇后 , 就会好转一些 。 所以 , 就算不是在夏季 , 只要宝宝出汗多 , 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都有可能发生 。
护理和预防:
如果孩子长了痱子 , 只要立即降温和减少出汗 , 多数情况下很快就能消退 。
在日常中 , 尽量不要让宝宝待在温度太高的环境中 , 一般25°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宜的;尽量选择纯棉浅色的衣物 , 易吸汗散热;如果宝宝出汗太多 , 要及时用温水给宝宝洗澡 , 然后更换干燥的衣服 。
纸尿裤也要勤更换 , 小便2-3次就可以给宝宝换掉了 , 如果是大便要立即更换 , 选择的纸尿裤最好具有透气性 。
湿疹
湿疹是儿童最容易发生的皮肤病 , 一般会分为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
这6种疹子宝宝最容易患上,妈妈要学会分辨,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急性湿疹的特征主要是皮肤表面有红斑、丘疹和水泡 , 急性期时可肉眼看到糜烂、渗液和水泡等“湿”的现象 。
而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常表现为红斑 , 丘疹的表面是干燥的 , 还有脱屑的现象 。
湿疹无论是轻微还是严重 , 看起来都是一片一片的 , 又红又肿 , 还伴有痒的感觉 , 最容易出现在干燥摩擦的地方 , 像是脸颊、手肘和膝盖部位 , 如果长时间地抓挠 , 就会导致皮肤出现增厚及裂纹 。
护理和预防
如果宝宝得了湿疹 , 最重要且有效的方式 , 就是做好保湿工作 , 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22°-26°之间 , 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为宜 。
可以给宝宝涂抹保湿霜或者软膏 , 不要用乳液 。 千万不要乱用偏方 , 或者是带有妆字号、消字号的产品 , 以免宝宝湿疹更严重 , 甚至会带来不良反应 。
日常要注意宝宝的清洁卫生 。 洗澡时尽量用清水 , 沐浴露每周或两周用一次就好 , 洗完澡后5分钟内 , 要给宝宝全身涂抹保湿霜 。
宝宝穿的衣服一定要选择纯棉、透气、宽松的 , 这样不会让湿疹进一步的扩散 。
间擦疹
也称为摩擦红斑 , 主要高发人群还是肥胖的婴儿 , 常见好发的部位于颈部、腋窝、腹股沟、肛周等有褶皱的地方 。
这6种疹子宝宝最容易患上,妈妈要学会分辨,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间擦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 , 皮肤只要容易发生接触和摩擦的部位都很容易患间擦疹 , 一定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 。
判断
宝宝的皮肤如果呈现潮红或暗红色斑 , 继而出现浸渍糜烂、渗液 , 严重时还会有脓液 , 说明宝宝患的是间擦疹 。
护理和预防
注意皮肤表面的清洁 , 避免汗水、口水、奶水、食物残渣等长时间停留刺激皮肤 。
对于脖子、大腿根部、腋窝等相对不透气的部位 , 要露出来透气 , 保持干爽;对于相对容易频繁摩擦的部位 , 尽量避免外物摩擦 。
如果宝宝的皮肤发红比较明显 , 可以用一些成分简单 , 有收敛水分作用的软膏 , 例如氧化锌软膏 , 可以帮助皮肤保持干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