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书记”当主播 让山货出山达海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
“双书记”当主播让山货出山达海
“双书记”当主播 让山货出山达海
文章图片
图:赵德宗(左)、王忠(右)变身主播 , 正在销售土鸡 。
巴中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郑栋梁文/图
初冬时节 , 漫步于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 , 红柿子挂满枝头 , 随处可见 。 对于村民而言 , 将小灯笼般的柿子加工成柿饼 , 不仅可以成为过年待客的零食 , 也是增加收入补贴家用的手段之一 。 与往年在毛浴镇走街串巷沿街辛苦叫卖柿饼不同的是 , 今年村民们销售柿饼有了“捷径”——只要将家中的柿饼、红薯干等土特产带到村委会 , 便会有专人在网络上负责销售 。 这一既省时省心还挣钱的创新举措 , 让村民充分感受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甜头 。
11月17日 , 通江县“双书记”村播助农走进毛浴镇迎春村 。 在持续3个小时的直播中 , 迎春村党支部书记赵德宗、中铁二局驻迎春村第一书记王忠变身主播 , 两人共同介绍推销村里的柿饼、富硒鲜兔、手撕烤兔、大米、灰菜、蜂蜜、烟熏豆干等土特产品 , 实现助农订单1200余单、助农销售金额12.21万元 。
“双书记”直播带货
现场实现销售额12.21万元
11月17日9时30分许 , 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 , 太阳慵懒地穿破云层温暖大地 。 虽然还未到“双书记”助农直播开播时间 , 但赵德宗和王忠两位“主角”早已等候在村委会广场 , 抓紧时间整理着装、背诵台词 , 为直播做准备 , 他们将共同介绍推销村里的柿饼、富硒鲜兔、手撕烤兔、大米、灰菜、蜂蜜、烟熏豆干等土特产品 。 而不少村民也围聚在一起 , 静候两位书记的带货“佳音” 。
“大家好 , 我是迎春村党支部书记赵德宗”“大家好 , 我是中铁二局驻迎春村第一书记王忠”……面对镜头 , 赵德宗和王忠带着“椒盐味”十足的普通话走进直播间 , 两人一开始都显得有些拘束和害羞 。 随着时间推移 , 两人直播起来渐入佳境 。 一人在镜头前对土特产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 另一人则分享试吃感受 , 配合得愈发默契 。
“双书记”当主播 让山货出山达海】为更好地展示村里土特产的特色 , 驻村队员们还当起了厨师 , 现场烹饪麻辣兔丁、泡椒灰菜等家常菜品 , 让直播间的观众在云端“一饱口福” 。
今年55岁的村民赵怀云 , 有着20余年的蜜蜂养殖经验 , 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养蜂人 。 在赵德宗的鼓励下 , 他带着10斤蜂蜜走进直播间 。 “以前每年一般出产蜂蜜50斤 , 销售对象多为亲戚朋友、左邻右舍 , 往往一两个月才能卖完 。 ”出乎赵怀云意料的是 , 在短短十分钟时间里 , 他的10斤蜂蜜便以120元/斤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 “如今的网络销售确实发达 , 只要商品质好价优那就不愁卖 。 ”赵怀云感慨道 , 他来年准备扩大蜜蜂养殖规模 , 争取通过直播卖货挣更多钱 。
吃过早饭后 , 村民杨定成便来到村委会广场 , 他的柿饼到底能不能卖出去 , 这是杨定成十分关心的问题 。 直播开始后 , 他便紧张地盯着直播间的销售数据 。 当看到柿饼商品已售数量不断增长时 , 杨定成不禁喜上眉梢 。 “这次准备的15斤柿饼通过直播已经卖光了 , 这比自己去毛浴镇上叫卖省事很多 。 ”杨定成喜滋滋地说 , 他得抓紧时间回家打包柿饼 , 让新鲜柿饼尽快送达下单网友的手中 。
据了解 , 当天微信、抖音平台持续3个小时的直播 , 累计吸引16万余人次观看 , 获点赞21万余个、评论9万余条 。 热烈的直播气氛、优质的土特产品 , 也吸引着广大网友纷纷下单 , 直播实现助农订单1200余单、助农销售金额12.21万元 , 创造村集体经济纯收入8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