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古玩的碗,砸古玩的锅,你能奈我何

以上谈话出自吴树先生《中国文物黑皮书》 , 从这本书里能看到中国收藏圈里的各种乱象丛生 , 假鉴定、假拍、洗钱、做局等等 , 把中国收藏圈里的一些阴暗面写得入木三分 , 会让人们对于收藏圈更加畏之如虎 , 唯恐避之不及 。
端古玩的碗,砸古玩的锅,你能奈我何
文章图片
收藏圈真的这么乱吗?是乱 , 但并不像吴树先生描绘的那么不堪 , 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 但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 极个别利益集团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代表整个收藏圈的真实状态 。 就好像这世界上有人犯罪、有人杀人 , 并不代表整个人类就是罪犯 。
收藏圈的乱像和其他行业的乱像一样 , 是一个行业的污点 , 但不能代表一个行业丧失了最基本的诚信 。 而收藏行业最大的敌人不是这些存在了上千年的套路和乱像 , 而是制造了这些乱像的首恶:造假 。 造假和售假 , 以及为假货推波助澜的人 , 才是目前收藏圈乱象的根源所在 。
端古玩的碗,砸古玩的锅,你能奈我何
文章图片
所以吴树先生的三本书 , 强化了收藏圈表面的种种劣迹 , 反而把造成收藏圈乱像的首恶弱化了 , 于是造假却显得不那么恶了 , 甚至造假“高手”还以手艺人的姿态出现在收藏圈里 。 这是收藏圈在养痈遗患 , 最终收藏圈会为自己的宽容买单 , 被假货埋没 。
古玩造假 , 从人类对收藏品感兴趣的时候就有了 , 就连千古一帝的汉武帝都吃过造假的亏 , 为了一件“出土”九鼎把年号都改成元鼎元年 , 国外则在文艺复兴时期文物造假井喷 , 什么“上帝裹尸布”(不一一列举 , 你懂的)等等 , 不一而足 。 总之造假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而长期存在的 。
端古玩的碗,砸古玩的锅,你能奈我何
文章图片
而如今 , 造假却披着“仿古工艺品”、“文物复制手艺人”的合法外衣公开出现在收藏圈里 ,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 就连国家培养的院校专业人士也积极参与造假 , 假货公开买卖却无人敢管 , 这是要彻底搞乱市场的节奏 。 他们大批量的制作假货 , 用以迷惑世人 , 让整个收藏圈为了他们的“杰作”而争论不休 , 让大部分中国人为这些假货买单 。
古玩行里有假货不可怕 , 可怕的是造假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 每年数十亿的假货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 , 并完全的被市场接受 , 被中国人和外国人消化 。 这些数量惊人的假货不但搅乱了收藏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 还让买到假货的人为了它们误入歧途 , 最终成为骗子公司的猎物 。
端古玩的碗,砸古玩的锅,你能奈我何
文章图片
然而这一切 , 造假者视而不见 , 心安理得的享受造假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 , 甚至还用嘲笑的目光打量这一切 。 笑谈某某专家用他们的假货当宝贝 , 某某老板收了一屋子他们的假货还为假货站队 , 某某拍卖公司拍了一件假货还有人屁颠屁颠的乐开花…
造假者只知道从收藏品市场吸血 , 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以目前假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 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 , 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市场容纳度的极限 。 人们已经对假货深恶痛绝 , 但又无可奈何 , 只能拿古玩市场撒气 , 跟着一些手里全是假货的人攻击市场 , 试图让他们手里的假货完成从假货到真货的华丽转身 。
可以说 , 在假货的冲击下 , 古玩市场有随时被淹没的可能 。 如今虽然有走向正轨的趋势 , 但架不住假货源源不断的冲向市场 。 就比如钱币 , 评级公司和真币拥有者在前面竖起高墙 , 把价格抬到天上 , 而假货又在步步紧逼 , 让人们不得不为天价盒子币买单;真品被混在海量的仿品中 , 让有心购买的人宁可错杀也不会轻易购买 。 这让古玩市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这对于收藏品市场来说 , 这是一场比无法控制的价格暴涨更大的致命危机 , 而这危机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