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手指、抠鼻子、打脑袋,娃的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求救,一文了解下

最近 , 10个月的蓝蓝一直打自己的头 , 父母不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 , 连忙在群里询问 。
一问才发现 , 原来很多小宝宝都有这样的情况 , 不仅打自己的头 , 有的还抓自己的小脸 , 咬手指头、挖鼻子……
小朋友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小动作呢?家长要不要制止 , 否则给孩子带来伤害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确实都有过不同的“小动作” , 比如是吸吮手指、咬手指、咬嘴唇、咬指甲、撞头、磨牙、挖鼻孔 , 憋气等等 。
这些“小动作”背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3个:
①孩子生长发育需要 , 比如有的孩子出牙 , 会一直磨牙缓解出牙带来的不适 。
②是个别孩子的特殊癖好 , 有的娃觉得“手指”的味道咸咸地“很好吃” 。
③最主要的一条是 , 孩子有压力时会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 , 用“小动作”帮助自己缓解小情绪 。
咬手指、抠鼻子、打脑袋,娃的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求救,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那么 , 这些“小动作”会有什么危害吗?
宝宝如果长期这样做的话确实会有一些危害 , 比如:
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会吮手指了 , 大部分能在12个月时戒掉 , 有的可能要在5岁前才能戒掉 。 吸吮手指可以舒缓、镇静宝宝的情绪 , 并且可以帮助孩子入睡 。 但长期吮手指会影响牙齿的排列 , 造成牙列不整齐 , 影响美观 , 吮手指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或发音 。
宝宝长期抠手指、咬手指,会导致指甲感染或者反复出血 。
经常挖鼻孔会很容易流鼻血 , 如果鼻子一直觉得痒 , 需要到医院评估下是不是患有过敏性鼻炎 。
咬手指、抠鼻子、打脑袋,娃的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求救,一文了解下】大部分宝贝发育都会出现磨牙现象 , 一般在出生后的6个月 , 5岁长恒牙时会出现 。 孩子睡着时常常会出现磨牙的情况 , 大部分人会自动消失 , 小部分人磨牙会伴随其成年 。
咬手指、抠鼻子、打脑袋,娃的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求救,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有的孩子愿望没有达成时 , 会憋气会大哭 。 孩子憋气时脸色会显得特别苍白 , 严重时还会变成青紫色 , 每次憋气能持续几秒钟到60秒 。
一般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发生憋气的现象 , 5周岁左右会自动消失 。 有时候贫血也会发生憋气 , 这时候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
有的孩子喜欢摇头 , 平躺时会从这一侧摆向另外一侧 , 严重时还会把后面的头发全部磨光 。
孩子坐着或者手膝撑着时 , 会有明显的晃动节奏 。 摇头和摇摆身体是孩子童年常见的自我安慰 , 多发生在孩子9个月到2岁之间 , 每次持续15分钟或者以上 , 随后自主消失 , 一般没什么大碍 。
孩子反复撞头 , 头会往同一个地方撞 , 有时候是床有时候是墙 , 或者桌子等 。
咬手指、抠鼻子、打脑袋,娃的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求救,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不过 , 当孩子有以上的“小动作”时 , 家长也不要过于惊慌 ,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 , 看要不要干涉 。
①如果是短时间或者偶尔的情况 , 那就忽略 , 当这些行为是游戏 。 比如咬手指、抠手指、咬手指的孩子 , 当他们手没有放嘴巴时 , 和他们简单描述下他们的手能干嘛 , 用手来和他们做游戏 , 减少孩子“小动作”的次数 。
②及时赞美孩子的好行为 , 比如饭前饭后勤洗手 。
③找到停止这些行为的好处 。 告诉孩子公共场合挖鼻孔不文雅 , 挖后要及时洗手 , 这样不容易被细菌感染 。 也可以用凡士林涂抹在鼻孔附近 , 或者用喷鼻盐水保持鼻腔湿润 , 让鼻孔保持良性循环 。
④先解决部分 ,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 当孩子有几个坏习惯时 , 父母要耐下心来 , 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 逐步建立孩子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