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脚气,大多跟大人的这个习惯有关系,建议多加留意

许多人一听到孩子有脚气都觉得不可思议 , 孩子这么小 , 怎么会得脚气呢?实在 , 大人会得脚气 , 孩子怎么就不能得呢?
脚气是脚部皮肤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 , 全球发病率高于10% , 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 , 在我国 , 因为南方比较暖和湿润 , 受脚气干扰的人比较多 。
孩子得脚气,大多跟大人的这个习惯有关系,建议多加留意
文章图片
脚气非常容易复发 , 发生发火起来奇痒无比 , 让人恨不得把脚挠烂 , 有的还伴有脚臭 , 一脱鞋 , 整个房子都弥漫着一股怪味 。
脚气假如不及时治疗 , 还会引起灰指甲、手癣或体癣等题目 。
临床上 , 根据症状表现不同 , 把脚气分成三种类型:趾间型、水疱型、角化过度型 , 其中以趾间型最常见 。
趾间型表现为足趾间泛起红斑、鳞屑、糜烂、伴有瘙痒 , 多发于第3-4趾间 , 比较严重的是有裂隙时 , 会比较痛苦悲伤 , 这种类型 , 儿童比较常见 。
角化过度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增厚、粗拙、干裂 , 一般没什么感觉 , 但是冬季 , 足底 , 足内外侧面轻易发生皲裂、出血 , 会感觉到痛苦悲伤 。
水疱型:多好发在足内侧 , 瘙痒性水疱或大疱 , 基底发红 , 多有显著的瘙痒或刺痛感 。
孩子得脚气,大多跟大人的这个习惯有关系,建议多加留意
文章图片
更多内容↓↓↓脚气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真菌感染 , 一些家长本身就患有脚气 , 但没有把生活用品跟孩子的分开存放 , 孩子有时候会喜欢拿大人的东西 , 或穿大人的鞋子 , 就有可能接触到残留的皮屑 , 增加孩子感染脚气的几率 。
还有孩子因为活动量大 , 新陈代谢快 , 四肢举动本身就轻易出汗 , 而一些家长 , 怕孩子着凉 , 老是习惯性给孩子穿较厚的袜子或不透气的鞋子 , 这样宝宝的小脚丫一直闷在鞋袜里 , 而真菌本来就喜欢“潮湿”的环境 , 这样就促进了真菌生长繁殖 。
再有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 假如自身免疫力低下 , 也轻易受到真菌的影响 。
脚气治疗起来实在比较简单 , 只要使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即可 。 但因为复发性强 , 导致许多人存在着一些大的误区:
孩子得脚气,大多跟大人的这个习惯有关系,建议多加留意
文章图片
好比网上一大把的所谓能治脚气的偏方、秘方 , 什么泡生姜水、泡盐水、泡醋水、泡茶水等等 , 可脚气是真菌感染导致的 , 无论是生姜、食盐 , 仍是陈醋、绿茶 , 都起不到杀灭真菌的作用 。
孩子得脚气,大多跟大人的这个习惯有关系,建议多加留意】而且泡脚时间过长 , 水温过高 , 皮肤就轻易泛白 , 假如不及时把趾缝等部位擦干的话 , 反而轻易增加皮肤细菌感染、癣菌疹等发生的概率 。 所以 , 要想治疗脚气 , 第一步要先拒绝偏方 , 第二抓紧就医、遵循医嘱、多管齐下 。 第三就是在表面症状不再泛起后 , 不要当即停药 , 继承使用药物一段时间 , 将真菌彻底杀死 。
对于孩子来说 , 除了治疗 , 更重要的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预防 。
留意个人卫生
洗脚盆、洗脸盆要分开使用;指甲刀、毛巾、拖鞋不要跟孩子共用;全家拖鞋、浴巾都要按期进行消毒 。
保持足部透风干燥 , 洗完脚或脚部沾湿后 , 要及时擦干 , 趾缝也要顾及到 , 避免长期捂热、浸水 。
另外给孩子预备的鞋袜要透气 , 湿掉的鞋袜要及时干燥透风 , 避免细菌、真菌的繁殖 。
孩子假如轻易出汗 , 除了勤换鞋袜外 , 可局部使用抑汗剂或抗真菌散剂 。
留意公共场所卫生
在泳池、澡堂等公共场所 , 尽量不要打赤脚或使用公用的生活用品 , 例如浴盆和浴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