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研究发现:粥样硬化从小就开始发生!养成三种习惯,或将受益终身

糖尿病|研究发现:粥样硬化从小就开始发生!养成三种习惯,或将受益终身

文章图片

糖尿病|研究发现:粥样硬化从小就开始发生!养成三种习惯,或将受益终身

“我才26岁 , 为什么会有动脉粥样硬化?”
看着手里的体检报告单 , 小赵不可置信地问道 。 原来 , 小赵是公司的一名出纳 , 日常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录账单、做报表 , 朝九晚五 , 很是惬意 , 下班了还能时常和宿舍的兄弟们吃上一顿小烧烤 , 这对于刚毕业没多久的小赵来说可再舒服不过了 。 可好景不长 , 就在公司组织的一年一次的体检中 , 小赵却被检查出血脂过高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5.06mmol/L , 总胆固醇为6.87mmol/L , 诊断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
小赵虽然对血脂指标没有概念 , 可他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出现的疾病 , 自己年纪轻轻的 , 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的血脂水平既然已经这么高了 , 为什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动脉粥样硬化 , 从儿童期就已经开始!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 动脉粥样硬化只有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身上才会出现 , 年轻人的血管是不会出现硬化的 。 其实 ,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动脉粥样硬化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开始了 。

我们都知道 , 粥样硬化斑块会堵塞血管 ,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 , 而是需要日积月累 , 开始表现为不突出于血管腔的脂质条纹 , 然后逐渐增大成为斑块 , 突出血管 , 进而影响血流 。 也就是说 , 动脉粥样硬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在逐步形成 , 只是一直处在无症状进展期 , 并没有导致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
一项影像学研究显示 , 大约10%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患者在十几岁时就发现有颈动脉斑块 。 甚至有研究者在胎儿的主动脉中就发现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 , 在没有任何心脏病症状的人群中 , 有17%小于20岁的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 , 在大于50岁的人群中 , 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85% , 而且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 直到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时 , 才意识到已经存有动脉粥样硬化 。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越早越有效!虽然动脉粥样硬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形成 , 但其硬化的过程是动态缓慢的 。 因此 , 我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干预 , 减缓其发展进程 , 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早期的干预要比后期的干预更加有效可逆 , 且越早越好 。 在早期干预的过程中 , 非药物干预仍是预防斑块形成 , 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

【糖尿病|研究发现:粥样硬化从小就开始发生!养成三种习惯,或将受益终身】①饮食有度
病从口入 , 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将直接决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 限制高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 例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奶茶、烧烤等等;增加新鲜蔬菜、全谷物、粗杂粮的摄入;多吃白肉 , 少吃红肉 。 尤其是鱼肉 , 适度吃鱼有助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 , 都应保证每周的鱼肉摄入量 。
②运动有法
缺乏运动是当代年轻人的一个通病 , 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坐”和“睡”的一个状态 , 就连“站”的机会都很少 , 更别提运动了 。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 , 可显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只可惜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 。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 , 首先要以可持续为前提 ,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或者自认为能坚持下来的运动最为重要 。 也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掺杂着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例如听歌、追剧等等 , 分散注意力 , 更有利于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