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一个群体的健康权与另一个群体的生存权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

大蒜|一个群体的健康权与另一个群体的生存权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

文章图片

大蒜|一个群体的健康权与另一个群体的生存权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


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一书中 , 提出一个失控电车的假设案例:
假设你是一辆有轨电车的司机 , 电车高速沿着轨道疾驰 。 在前方 , 你看见五个工人手持工具站在轨道上 。 你试着停下来 , 但你发现刹车失灵了 , 电车停不下来 。 这个时候你感到无比绝望 , 因为你知道 , 电车停不下来的话 , 那五个人将全部被撞死 。
突然 , 你发现在右边有一条岔道 , 不过那条轨道上有一个工人 。 这个时候你意识到 , 如果你拐到岔道 , 电车会撞死一个工人 , 但会挽救那五个人 。
这个时候 , 你应该怎么做?

这种情况就是非常难以做出选择 , 任何一个人都会在这个状况下陷入道德困境 , 做任何一个选择都存在道德冲突 。
事实上 , 哈佛大学教授上面假设的案例情形的道德困境 , 存在于我们现实中做很多决策时要面对的选择难题 。
例如我们现在的疫情防控政策 , 决策者面临是要封控 , 还是要放开的决策难题 。 封控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避免大家感染 , 保护了身体体质差的人的健康权 , 放开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正常工作上班、做生意 , 保护了要赚钱养家的人的生存权 。
所以选择封控 , 还是选择放开 , 本质上是如果一个群体的健康权与另一个群体的生存权产生对立时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
封控是保护了一个群体没有死亡风险 , 放开是让一个群体有经济收入能够活下去 , 客观来看 , 我们现在疫情防控政策选择是存在一种道德冲突的 , 牺牲了这些人的生存权去保护另外身体体质较差的群体的健康权 。
因为长期或频繁的封控措施让很多人企业倒闭、商家关门 , 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 很多人不能正常上班、做生意赚钱 。
短期封控没有多少问题 , 而很多地方一轮又一轮的长期封控就严重侵犯要赚钱养家的人的生存权 , 虽然封控保护了大家健康权 , 但却让很多人失去的生存权 , 同样会造成一些人走投无路或其他原因死亡 。

面临这种道德冲突的选择困境 , 我们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 尊重个人意愿 。 如果所有人的意愿更希望自己的健康权得到保护 , 明确可以牺牲生存权 , 那选择封控就不存在任何冲突 , 所以我们要在做决策的时候充分尊重个人意愿 。
第二 , 义务与权利对等 。 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沟通 , 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 希望健康权得到保护 , 就要接受牺牲部分生存权 , 希望生存权得到保护 , 就要接受健康风险 , 不能既要又要 。
【大蒜|一个群体的健康权与另一个群体的生存权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第三 , 及时调整政策目标 。 要及时注意决策目标对象的动态变化 , 及时调整政策目标 , 不同的时间点就如同不同的轨道岔道 , 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群体的意愿诉求会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