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上“结硕果”“葡萄+”下“好生活”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葡萄架上“结硕果”“葡萄+”下“好生活”
文章图片
怀来县后郝窑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村(资料图片) 。 受访者供图
有着120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的河北省怀来县 , 是中国最古老的葡萄产区之一 , 素有“中国葡萄(酒)之乡”的美誉 。 刚刚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后郝窑村就地处怀来葡萄主产区 , 这个村靠着“小小的葡萄”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
“我们村葡萄种植面积有1360亩 , 90%的村民以种植葡萄为生 。 ”后郝窑村党支部书记侯栋柱介绍说 , 近年来 , 该村对标全国先进村 , 通过做强传统葡萄产业、做大休闲旅游产业 ,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 。
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村
据介绍 , 后郝窑村位于怀来县桑园镇北侧 , 老君山山脚下 , 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明星村” 。 该村紧临官厅水库 , 周边风景怡人 , 生态资源丰富……
葡萄架上“结硕果”“葡萄+”下“好生活”
文章图片
在怀来县后郝窑村 , 当地村民也住上了楼房(资料图片) 。 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作为全国仅有的几个葡萄产地 , 后郝窑村所产的白马奶、龙眼葡萄就闻名遐迩 , 由于当时葡萄产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 一亩地最多能产出五千斤左右的葡萄 。 九十年代中期 , 由于盲目追求产量和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 造成了葡萄产品的滞销 。
面对发展困局 , 当地积极行动起来 。 改造葡萄架型、改进修剪技术、管控葡萄产量……通过一系列举措 , 后郝窑村逐渐实现了葡萄从“量”到“质”的转变 。 怀来县桑园镇党委书记王晓晨介绍 , “后来 , 后郝窑村的葡萄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多斤左右 。 虽然产量比原来低了 , 但品质好 , 亩效益‘不减反增’ 。 ”
葡萄种植的思想观念转变了 , 技术帮扶也在推进 。 据介绍 , 从那时起 , 后郝窑村就不定期邀请农广校专家到田间地头授课、组织果农到先进地区进行技术观摩与交流学习 。
侯桂宝就是第一批外出培训的学员 。 经过培训 , 他看到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 。 2019年 , 后郝窑村积极引进设施葡萄种植的时候 , 侯桂宝第一个承包了设施大棚 , 并引进了葡萄新品种 。
2021年 , 侯桂宝种的阳光玫瑰每斤售价30元 , 仍然供不应求 。 侯桂宝说 , 他对发展大棚葡萄充满了信心 。 据介绍 , 大棚葡萄不仅让侯桂宝鼓起了腰包 , 还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发展设施葡萄的行列中来……
“葡萄+”引领乡村振兴幸福路
葡萄架上“结硕果”“葡萄+”下“好生活”】做强传统葡萄产业同时 , 后郝窑村的发展思路也在产生着变化 。 “这些年 , 我们以葡萄为中心、以湿地为抓手、以温泉为特色 , 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 ”侯栋柱介绍说 , 近年来 , 后郝窑村大力推进“葡萄+”发展 , 延长产业链 , 借力丰富的地热资源 ,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温泉葡萄特色小镇” , 同时 , 深挖湿地资源禀赋 , 多维度拓宽葡萄产业 , 打造以“葡萄+湿地+温泉+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 来助推当地的发展 。
葡萄架上“结硕果”“葡萄+”下“好生活”
文章图片
图为怀来县后郝窑村一角(资源图片) 。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 , 该村先后建起了8个高标准葡萄采摘园 , 用于种植白马奶、红提等露地葡萄品种 。 当地努力在葡萄产业提质升级上“下功夫”的同时 , 还举办了多届葡萄采摘节、音乐节、吃葡萄大赛、葡萄酒品鉴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
当地村民说 , 现在每逢葡萄丰收时节 , 前来采摘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 。 “我们引进的‘奥林·温泉小镇’项目 , 让我们的村民住上了楼 , 这让外村的人都羡慕不已 。 ”侯栋柱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