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翻译,作品简介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
战国 · 孟子
梁惠王
曰:
寡人
之于国也,尽心
焉耳矣

河内

 , 则移其民于
河东
,移其

于河内;河东凶
亦然
。察邻国之政,
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
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
好战
 , 
请以战喻



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五十步

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

不百步耳,



也 。
曰:王如知此,则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农时,

不可胜食
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

不可胜食也;斧



入山林 ,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五十步笑百步翻译,作品简介赏析】养生
丧死


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
之始也 。
五亩
之宅 ,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
矣 。鸡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百亩之田
,勿

其时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庠序




之以
孝悌


 , 
颁白
者不
负戴
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
不饥不寒 , 然而不

者,
未之有
也 。
狗彘
食人食
而不知




饿莩
而不知

,人死,则曰:非我也 , 

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曰非我也 , 兵也?王无

岁 , 

天下之民至焉 。
译注
译文
作品简介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 , 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 , 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 , 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 这是王道的开端 。”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 ,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 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
[
1
]
作品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 , 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
[
1
]
作品赏析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 , 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 , 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 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因此提出疑问 。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 , 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 , 从根本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 。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 。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 。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 , 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 , 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 。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 , 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 。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 , 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 。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 。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 。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 。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 。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 。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 , 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 。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 。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 , 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 。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 。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 。论述时,一环接一环 , 环环相扣 , 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 。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 。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 。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 。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 。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 , 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 , 岁也” , 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 。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 。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 。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 , 不是真正爱民 , 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 , 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 , 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