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构建健康“一张网”缓解乡村“看病难”( 二 )


优质资源“下基层”患者就医更加“便捷”
璧山区:构建健康“一张网”缓解乡村“看病难”
文章图片
患者康复出院 , 对帮扶团队表示感谢(资料图) 。 璧山区人民医院供图
“听说来了‘大医生’ , 我来治下我的老毛病 。 ”“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接受‘专家’的手术 。 ”……近年来 , 随着璧山区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 更多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医 。 数据显示 , 2022年 , 璧山区总诊疗人次较上年同期提升11.29% , 其中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26.23%;全区药占比下降至30.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较上年同期上升4.3个百分点 。
数据的变化 , 彰显的是近年来璧山区优质资源“下基层”的成效 。
而医疗人才是基层医疗机构最紧缺的“优质资源” 。 2022年 , 璧山区卫生健康委通过强化基层人才培训、强化人才有序流动、调整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等多举措着力优化人才结构 , 让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扎根在基层 , 助力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发展 。
强化基层人才培训 , 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不低于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0%的标准 , 派出人员“上挂”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培训学习 。 在强化人才有序流动方面 , 2022年区级医疗机构派出卫生人才43名下沉基层服务、5名管理人才到基层顶岗锻炼 , 累计开展诊疗服务13054人次 , 医疗查房931例次 , 疑难危重症病例会诊187次 , 指导手术195例次 , 教学查房189次 , 开展讲座180场次 , 现场带教388人次 。 而在优化卫生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方面 , 璧山区的做法是 ,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 , 结合基层辖区服务需求及能力 , 对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进行动态调整 , 合理放宽基层招录条件 , 为基层人才引进奠定坚实基础 。
“每一次查房、指导、会诊、讲座 , 数据里的一小步 , 汇聚在一起就是健康的一大步 。 ”唐应容介绍 , 今年璧山区在健全流程机制、畅通双向转诊方面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 即在进一步健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基础上 , 重点将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高血脂纳入转诊范围 , 并细化落实上下转诊分色分级管理 , 目前 , 区级医院累计下转患者2526人次 。 并建立慢性病管理中心 , 璧山区人民医院牵头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慢病联动机制 , 形成防治一体化的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
构建健康“一张网”基层居民更有“医靠”
璧山区:构建健康“一张网”缓解乡村“看病难”
文章图片
患者正在进行胸部正侧位DR检查(资料图) 。 璧山区大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在家门口就可以做检查 , 很方便 。 ”家住璧山区大路街道的秦婆婆近日因咳嗽等症状 , 来到璧山区大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 进行DR检查后 , 不到十分钟 , 璧山区远程影像中心医生将分析诊断发回:“提示大量胸腔积液并致气管及纵隔左移;左肺多发炎症 , 建议CT检查 。 ”根据诊断 , 该中心医生对症治疗 , 很快秦婆婆得以康复出院 。 随着璧山区远程影像中心的建设 , 镇卫生院采集的影像检查就能实时上传到区级医院 , 并且很快就会有专家进行分析诊断 , 提高了准确率和效率 , 方便了群众就医 。
事实上 , 璧山区远程影像中心建设只是该区以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为有力抓手 ,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健康“一张网”的一部分 。
唐应容介绍 , 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 , 而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