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血栓来临,手脚先知!医生提醒:手脚出现3大症状,需警惕血栓( 四 )


既然已经了解血栓的危害 ,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有针对性地去预防呢?牢记以下这五点 , 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

  • 一是避免久坐久卧
当久坐久卧难以避免时 , 应该在体力允许下适度活动自己的身体 。 如果不能走路 , 也应当做些简单的小腿运动 , 比如“踝泵运动”:绷直双腿 , 勾起双脚并维持10至15秒后再绷紧 。
日常穿着宽松的裤子 , 避免腘窝及小腿处紧绷 , 更不要长期翘起二郎腿 。
同样 , 也可以采用物理预防的方式 , 通过挤压下肢相关部位 , 促进局部血液流动 。 例如穿着抗栓塞袜(又叫压力袜)、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和足底静脉泵 , 以及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下肢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等 。

  • 二是控制体重
如上文所说 , 肥胖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经常锻炼可以降低血栓的风险 。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小目标” ,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适度的体育活动 。 如果是需要进行减重的人群 , 则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建立可持续的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 。

  • 三是不要吸烟 , 饮食科学
不要长期、过量摄取高油盐高热量食物 , 每日摄入一定量的高纤维食物和高蛋白食物 , 同时摄入充足的水分 , 以白开水代替各种饮料 , 避免血液粘稠 。
  • 四是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疑症状 , 应及时就医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 能及时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发展成肺栓塞等预后不良的并发症 。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 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 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办法 。 即使是术后卧床者 , 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进行肢体活动 , 不然就会像开头病例中的张先生一样 , 想着躺着不动能养筋骨 , 却又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
而对于血栓形成患者而言 , 应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抗凝药 , 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 面对血栓这个危险的健康隐患 , 每个人都应当细心留意自己的身体动态变化 , 及时就医治疗 , 以免病情发展到难以控制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