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二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因此 , 诸王会议围绕是否立豪格的问题 , 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 。 这时阿济格、多铎“劝睿亲王即帝位” , 多尔衮不敢冒然接受 , “犹豫未允” 。 这时原先主张立豪格为君的代善、济尔哈朗的态度有些动摇 , 当多铎提出多尔衮“若不允” , “论长当立礼亲王” 。 代善立刻表示 , “睿亲王若允 , 我国之福 , 否则当立皇子 。 我老矣 , 能胜此耶?”而且心情不快的说:“吾以帝兄 , 常时朝政老不预知 , 何可参于此议乎?”便起身离开会场 。 济尔哈朗亦认为豪格“性柔 , 力不能胜众 , 议遂寝”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此时 , 多尔衮分析了形势 , 虽然在会场內他占优势 , 但是在会场外两黄旗将领剑拔弩张 , 如果处理不慎 , 就要发生火并 。 他为了摆脱困境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 , 便对诸王说:“汝等之言是矣 。 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 , 当立帝之第三子(应第九子 , 即福临) 。 而年岁幼稚 , 八高山(即固山)军兵 , 吾与右真王(即济尔哈朗)分掌其半 , 左右辅政 , 年长之后 , 当即归政 。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这个方案 , 一则利用豪格的谦词 , 否定了立豪格;二则提岀立六岁的福临为帝 , 以满足两黄旗大臣欲立皇子的要求;三则让济尔哈朗与己共同辅政 , 是为了削弱豪格的支持力量;四则表明自己无嗣君之意 , 从而提高他在诸王贝勒大臣中的声望;五则福临年幼 , 便于控制弄权 。 多尔衮的意见为多数人赞同被通过 , 立福临为帝 , 场继统危机暂时宣告结束了 。 这样的结果 , 表面上看似乎满足了一些政治集团的利益 , 实际上对多尔衮最有利 , 既打击了政敌 , 又获得了实这时代善说:“天位不可久虚 , 伏观大行皇帝的第九子福临天纵徇齐 , 昌符协应 , 爰定议同心翊戴 , 嗣皇帝位 。 我们当共立誓书 , 昭告天地” 。 接着诸王宗室、文武大臣皆对天宣誓 , 忠于新帝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最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作为辅政王亦向天发誓说:“兹以皇上幼冲 , 众议以济尔哈朗、多尔衮辅政 , 我等如不秉公辅理 , 妄自尊大 , 漠视兄弟 , 不从众议 , 每事行私 , 以恩仇为轻重 , 天地谴之 , 令短折而死” 。 虽然诸王贝勒大臣都宣誓拥戴福临为帝 , 但是“群情颇不悦” , 争夺皇位的斗争在各派之间仍然继续发展下去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尽管多尔衮首倡立福临为帝 , 可是深憾自己未能登上皇位 , 所以不甘心就此罢休 。 十六日 , 也就是宣誓后的第三天 , 硕托(代善之子阿达礼(代善之孙) , 图谋推翻成议 , 拥立多尔衮为君 。 阿达礼“往谓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曰:王正大位 , 我当从王” 。 接着硕托“遣吴丹至和硕睿亲王所 , 言內大臣图尔格 , 及御前侍卫等 , 皆从我谋矣 , 王可自立为君” 。 当时多尔衮对这种“扰政乱国”的行为没有阻止揭发 , 而是默许认可 。
叔侄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却奠定了清朝基础
文章图片
所以他们更加大胆 , 四出活动 , 阿达礼先去拉拢济尔哈朗 , 然后两人又去见代善 , 耳语说:“众已定议立和硕睿亲王矣 , 王何嘿嘿” 。 代善立刻指出:“既立誓天 , 何出此言?更无生他意!”于是很快揭发了此事 。 当多尔衮得知硕托、阿达礼等人的谋逆罪行已经暴露 , “惧罪及己 , 是以出首” , 不得不出来“揭发” 。 他为了保护自己 , 便杀人灭口 , 未经审讯 , 当天晚上就将二人“露体绑缚 , 并其俊王(即阿达礼)母及小退(即硕托)妻即缢杀之” 。 吴丹以同谋者 , 亦被处死 。 由上可见 , 这次多尔衮阴谋夺取皇位 , 中途败露 , 未能得逞 , 但是做皇帝梦不死 , 等待时机 , 再作较量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