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能不得尽量别得,如果得了也别害怕

大家现在都应该有感受 , 这一轮的疫情形势有点严峻 , 很多人把这个归结为新版二十条的原因 , 其实客观点说 , 最主要的还是现在最新的传播毒株传染力太强了 。
现在全世界主要流行的毒株 , 包括奥密克戎BA.5系列毒株和XBB系列 。 国内流行的主要就是奥密克戎BA.5.2 , 这个BA.5系列的R0值 , 高达18.6 。 是原始毒株的5.6倍、delta的3.65倍、奥密克戎BA.1的1.96倍、BA.2的1.39倍 。
在今年以前的时候 , 要是说谁一个人能传给十几个人 , 那都可以算得上是超级传播者了 。 但现在BA.5的R0都可以达到18 , 也就是一个感染者平均可以传给18个人 , 这个传染性是非常恐怖的 , 因为这是一个裂变 , 相当于一个传18个 , 这18个每个人可以再传18个 , 而且潜伏期短 , 感染后很快就可以具有传染性 , 基本上只要有一个漏掉 , 几天就可以形成指数级上升 。
关于新冠:能不得尽量别得,如果得了也别害怕
文章图片
像之前北京应该是做的比较好的 , 因为人力 , 物力 , 财力都很雄厚 , 但是这一轮也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压住 , 今天最新确诊已经破千了 , 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临界点 。
上次专家解释不再对次密接进行隔离的时候 , 说到了一个数据 , 说次密接里面 , 真正确诊的只有十万分之3.1 , 也就是十万密接里面 , 只有3个感染 , 但是以BA.5的传染力 , 说实话 , 这个漏网之鱼其实也是巨大的隐患 。
但是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呢?因为传染力太强 , 确诊和密接本身就会呈指数级上升 , 更不用说次密接了 , 更会呈指数级增加 , 这会导致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对拼 , 只能是把感染概率低的次密接先放一放 , 节约资源 , 尽量先针对密接 。 这其实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资源有限 , 只能把好钢尽量用在刀刃上 。
现在的情况其实还是大城市在当主力军 , 目前北京日新增已经破千 , 广州 , 重庆都有破万的压力 , 郑州压力也很大 , 石家庄更是两眼一抹黑 , 在六区完成全员核酸之前 , 估计都不知道确切的感染人数 。
现在的情况是 , 如果再采用超级严格的防控力度去对付现在的BA.5 , 多个层面都有点受不了了 。 所以国家层面的资源面临透支时 , 我觉得只能是个人顶上来 , 自己对自己负责 , 提高防护意识 , 加强自己和家人的防护 。
我上周六的时候 , 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 , 题目就是感染新冠之后 , 你最想给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就是希望通过已经感染过的读者 , 给大家提供一个真实的反馈 , 让大家对这个事情有个更直接的认知 。 既不要过度恐慌 , 也不要不当回事 。
我当时提出来的题目是下面这样的:
恳请我的粉丝中 , 那些在上海、在新疆、在广州、在石家庄、或者是在香港、台湾、在海外的朋友们 , 如果你们 , 或者你的家人 , 或关系紧密的朋友 , 有感染过 , 有一手或者类一手的经历 , 希望你们能抛开躺平和清零的争论 , 客观的把下面这些信息能分享一下:
1、感染的过程 , 2、感染后的症状 , 3、治疗方法和效果 , 4、是否有后遗症?5、你最想给大家的建议?
这些信息 , 对于大家来说 , 不管是要消除恐慌 , 还是要提高防护意识 , 我想都有一定的帮助 。
最后留言总数超过187条 , 其中被精选出来的主要是符合主题 , 有相关感染经历的留言 , 大约有67条 。 这里面是自己体验的有近60条 , 我想对于大家认识新冠感染后的症状 , 后遗症等都有一些直观的认知帮助 。
关于新冠:能不得尽量别得,如果得了也别害怕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