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2022年10月15日,《世界糖尿病杂志》发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张帆教授等人最新临床研究论文,该研究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文章图片
这是中国卫健委已公布111个干细胞双备案临床研究项目中,首个针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发布 。
2型糖尿病:亟待解决方案
100年来,糖尿病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根据202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成人糖耐量受损(IDF)患病率为9.1%,人数高达4.64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10%,波及6.4亿成年人 。 据估计,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0.9%和35.7%,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0%以上 。 在中国,2017年只有5.6%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了血糖控制 。
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文章图片
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或胰岛素抵抗(IR)导致胰岛素对体内葡萄糖代谢能力下降 。
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 尽管新的药物和饮食疗法在不断发展,但没有一种能完全防止β细胞功能的退化 。 因此,需要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策略来恢复2型糖尿病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这一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
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干细胞是功能性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潜在可行的方案,但尚需大量多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
治疗和细胞制备
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文章图片
该次临床研究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科生物联合申报通过的国家卫健委临床研究备案项目,项目为: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和随访,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由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备和检测 。
本研究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IRB批准号[2018]29th)),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16名入选患者(入选标准为2型糖尿病诊断,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HbA1c糖化血红水平在7%到9.5%之间)共接受三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三次之间间隔各一周,每次静脉输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10^6个细胞 。
在随访期间,参与者每周7次自我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根据患者的血糖调整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以保持水平稳定 。
所有患者在16周后再次接受医学评估 。
有效性评估
1、血糖指标显著改善
患者空腹血糖FPG在第14±3天显著降低,而降糖药剂量没有任何改变,达到整个干预期间的最低水平 。
在随访期间,随着所有患者降糖药的减少,空腹血糖FBG持续下降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第84±3天显著降低 。
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文章图片
A:在第0±3天、第14±3天、第21±3天、第28±3天和第84±3天测试空腹血糖;B-D:在第03天、第283天和第843天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C肽和餐后2小时C肽 。
2、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
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在第28±3天明显改善 。
在接下来的干预期间,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的改善稳定持续,所有患者的降糖药都减少了 。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但没有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 。
北科生物和深圳北大医院合作MSC治疗2型糖尿病初步结果发布
文章图片
E:在第0±3天、第28±3天和第84±3天测试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F和G:在第03天、第283天和第843天计算的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和β细胞功能的稳态模型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