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IGCS |妇科肿瘤最新研究进展汇总,一览“更贴近临床、不拒绝阴性结果”的学术盛会

2022 IGCS |妇科肿瘤最新研究进展汇总,一览“更贴近临床、不拒绝阴性结果”的学术盛会】2022年12月7日 , 由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成都工业学院承办 , 罗氏诊断和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支持的“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成都高校 , 800余名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
2022 IGCS |妇科肿瘤最新研究进展汇总,一览“更贴近临床、不拒绝阴性结果”的学术盛会
文章图片
本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 包括宣教讲座、展板宣教、防艾体验营、线上直播等 , 旨在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 积极倡导主动检测、知艾防艾 ,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 , 缓解艾滋病对青年群体的危害 , 为健康中国助力 。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重传处胡平处长、四川省性病与艾滋病防治协会张灵麟会长表示:“青年强则国家强 , 青年健康则国家健康 。 高校肩负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 防艾使命在肩 。 同时号召青年学子们积极参与 , 动员所有的青少年学生行动起来 , 人人争当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员、志愿者 , 积极履行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 , 主动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危害和检测途径等 , 提升自身对于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 增强应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 切实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 ”
艾滋病可防可控
及早发现是关键
艾滋病 ,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 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亦称艾滋病毒 。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 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 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 HIV可经性接触 , 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 , 及经母婴传播 。 [1]
HIV感染早期症状不典型 , 很难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 但若不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 , 绝大多数HIV感染者病情发展迅速 , 表现为体重减轻、神经精神症状 ,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 多因各种感染和肿瘤致命 , 发病后病死率很高 。 [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 , 2021年新发HIV感染病例150万 , 死于HIV相关原因人数约65万 , 仍有约15%的HIV感染者并不知晓自身感染状况 。 [3]
迄今为止 , 尚无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 , 也缺乏有效预防HIV感染的疫苗 。 因此 , 早发现早诊断是艾滋病防控的首要环节 。 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 虽无法治愈HIV感染 , 但可抑制病毒复制 , 使人体免疫系统康复、增强并恢复其抵御机会性感染和癌症的能力 。
终结艾滋病流行
科学检测是前提
HIV感染阶段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 急性期和无症状期的感染者没有特殊的体征和症状 , 不能从外表判断是否感染了HIV , 只能通过检测体内的病毒核酸、抗原或抗体来判断 。 [2]
2022 IGCS |妇科肿瘤最新研究进展汇总,一览“更贴近临床、不拒绝阴性结果”的学术盛会
文章图片
进行HIV检测时应避开检测“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 , 到血液中能被检测到病毒核酸、抗原或抗体的时期) , 不同个体的检测“窗口期”长短存在差异 。 一般情况下 , 现有诊断技术HI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3周左右 , 病毒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窗口期”为2周左右 , 病毒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周左右 。 需要注意的是 , “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HIV感染 , 但有可能病毒核酸已经在体内复制 , 同样具有传染性 。 因此 , 在这段时间发生性行为 , 要使用安全套保护性伴不被感染 。
在宣教讲座上 ,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主任技师刘红露强调:“一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易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后 , 应尽早主动到疾控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寻求咨询和检测 , 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 。 另外 , 如果既往有过高危行为 , 没有做过检测 , 应该尽快检测 。 早检测早发现 , 才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 , 如使用安全套和开展抗病毒治疗 , 即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 , 也保护性伴侣 , 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