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中国有超过七成医生不了解罕见病的基础诊疗


医生|在中国有超过七成医生不了解罕见病的基础诊疗

文章图片


医生|在中国有超过七成医生不了解罕见病的基础诊疗

\">
国家首批罕见病目录影响力评估(2018-2021)
距离国家首批罕见病目录落地已过3年 , 中国罕见病领域的临床诊治、药物进展、政策支持进展如何?

即日起 , 健识局携手蔻德罕见病中心 , 从政策、产业、科研、临床、社会、患者组织六大方向 , 发布《国家首批罕见病目录影响力评估(2018-2021)》 。
本文是临床篇的第2篇 。
更多精彩 , 请持续关注专题#罕见病目录
午后1点 , 邹朝春被几个家长围住了 。
这是一场罕见病学术会议间隙 , 不少黏多糖贮积症患儿家长慕名前来 , 就为了找机会见见邹医生 。
这天上午 , 邹朝春还在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心得 。 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内分泌主任医师 , 邹朝春从5年前开始 , 完全由个人科研兴趣出发 , 开始尝试研究儿童内分泌领域的临床诊治 。
一路坚持下来积攒了口碑 , 邹朝春从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领域:罕见病 。
这些年 , 邹朝春见证了罕见病在中国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 他对健识局笑言:“当年进入罕见病领域做研究 , 完全出于个人情怀 , 一分钱经费都拿不到 。 现在突然火了 , 我都觉得有点不适应 。 ”
由于发病率很低 , 广大医生对罕见病的认知普遍不足 。 第一道关都没守住 , 中国的罕见病防治水平就很难提高 。
“邹朝春”们希望 ,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 中国能有更多医生掌握罕见病防治手段 , 让中国的2000万罕见病患者不再被错过 。
医生认知度低是行业共识确诊 , 是第一道奢望 。
《2019年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查报告》显示 , 由于超过七成医生不了解罕见病的基础诊疗 , 导致42%的罕见病患者被误诊 , 40%的罕见病患者确诊时间长达1年以上 。

即便在美国 , 每位罕见病患者也需要经过六七年的求诊、平均看过8位医生、被误诊过两三次 , 才能最终确诊 。
以黏多糖贮积症为例 , 这是一种进行性罕见病 , 患儿刚出生时没有明显症状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患儿体内缺乏降解黏多糖所需的酶 , 会导致黏多糖蓄积 , 造成骨骼畸形、视力、智力发育及其他器官损伤 。 如果发现不及时 , 这些损害无法逆转 , 只能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
然而 , 通过身体外观的表征根本无法确诊 , 而需要基因检测 。 囿于认知 , 临床医生往往很难往这条路上想 , 就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 甚至误诊而做外科手术 。
显然 , 确诊时间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生存质量 。 河南省儿童医院遗传与代谢科主任医师陈永兴曾向媒体表示:黏多糖贮积症患儿平均延迟诊断2.9年 , 20%的患儿延迟诊断长达10年 。
医生认知度低是一个方面 , 诊断所需的技术门槛是另一个方面 。 如黏多糖贮积症 , 目前只能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开展酶学相关的基因检测 。
这些是罕见病确诊难的关键因素 , 临床医生要跨越这个鸿沟 , 目前来看 , 个人的兴趣努力还是主要的方式 。 邹朝春介绍 , 确诊一些罕见病的遗传诊断技术刚开始逐步成熟 , 还没有成体系 。
多位临床专家均对健识局表示:建立罕见病分级诊疗协作体系 , 保证三甲大医生与基层医院无缝转诊 , 才能让罕见病患者获得高效的诊疗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