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 9 天后,我重新回到岗位|新冠确诊医生自述( 三 )


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信息的时候 , 获悉全国多地防疫政策均有较大的调整 。 比如广东12月2日起 , 市、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北京自12月5日(星期一)首班车起 , 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 , 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
世卫组织总干事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 , 根据世卫组织估计 , 由于先前感染或接种疫苗 , 目前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口对SARS-CoV-2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
不由想到其实从2019年疫情以来已经三年没有归家 , 接连的消息让我感觉今年的返乡难度可能会减小 , 对我来讲比中一篇四大都要开心 。
同时 , 我也在微信工作群收到医院要近期复工的通知 , 按要求到岗前持核酸阴性及自测抗原阴性即可返岗 。
恢复阴性的第四天:回到岗位
科室复工的第一天 , 我起了个大早 , 特地洗了个澡迎接「新」的一天 。
进到病房 , 一排排空余的病床 , 每一寸空气都挤压充溢着消毒水的气味 , 熟悉的味道让我真切感知「我即将回归正常的医院工作状态」 , 但咽部仍稍有些隐隐作痛 。
早交班 , 主任拿着文件袋走进病房 , 传达下一步医院工作调整及安排 。 他强调 , 疫情管理调整后 , 医疗体系可能面对巨大挑战 。 医务人员是国家医疗体系构架的主力军 , 要发挥作用全力以赴进入医疗服务中 , 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 , 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
具体来讲 , 在密接判定方面 , 医护人员对于判定密接要按照最小单元判定 , 不做扩大 , 参考标准是只要戴了N95且距离2米以上均不判密接 。
同时 , 全员规范佩戴N95、手消毒、避免堂食、避免窜科室、全面网格化管理 。 生活上仍然要继续坚持两点一线 ,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 , 以降低感染风险 。
通知的最后一句话是:「救治病人过程中存在疑惑时 , 就一条标准『生命至上』 , 哪怕违反规范 。 」
居家隔离 9 天后,我重新回到岗位|新冠确诊医生自述
文章图片
作者供图
最后 ,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 也作为一名普通的新冠感染者 , 我想分享的是 , 对普通个体来说 , 按时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 , 是我们力所能及最有效的事情 。
如感染 , 请严密监测个人情况 , 不要过度紧张 , 放稳心态;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丧失言语或行动能力、意识模糊、胸痛等严重症状 , 请及时就医 。
策划:carollero|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