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新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体系有望减少类风湿药物治疗副作用

同济医院新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体系有望减少类风湿药物治疗副作用

如何更进一步提升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 并增加治疗药物的组织靶向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董凌莉教授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波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可靶向至炎症关节部位的多功能铂碲纳米药物 , 联合光热调控疗法 , 在细胞和疾病动物模型中探究了其抗炎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化学工程杂志》发表 。
类风湿关节是一种以滑膜炎症、增生 , 软骨及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常见风湿病 , 全球患病率约为0.5~1.0% , 我国总患病人数已逾千万人 。 该病可引起严重关节畸形 , 具有较高致残率 ,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
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 但仍存在两大应用瓶颈 。 一是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 , 传统药物的有效率仅为30%~40% , 且用药周期长 , 患者病情易于复发;二是长治疗过程中若用药不当 , 可能损伤患者肝肾功能 。 其关键在于相关药物在体内有限的靶点富集率和非靶向释放 。

动物实验发现 , 本研究合成的多功能铂碲纳米药物可在炎症关节局部显著富集 , 并精准清除受累局部炎性巨噬细胞 。 首先 , 该药物表面修饰透明质酸可使纳米药物“主动靶向”至炎症关节部位;其次 , 活性氧是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 , 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活性氧清除作用及光热转化性能 , 并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诱导炎性巨噬细胞死亡 , 降低炎症水平 。 影像学、炎性因子水平和关节病理等多维度的证据表明 , 项目团队设计的新型纳米药物联合治疗体系可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 并且 , 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亦提示 , 该纳米药物治疗并未导致模型动物其他重要组织器官产生明显病理改变 , 亦未诱发小鼠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的损伤 。
研究结果表明 , 透明质酸修饰的多功能铂碲纳米药物可以精准靶向至炎症关节 , 联合光热治疗和活性氧清除方案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 可明显缓解关节炎症状 , 治疗期间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 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目前研究团队依然在纳米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 尝试构建多种靶向递送方案 , 联合不同治疗方式 。 期望在改良生产工艺 , 反复证纳米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后 , 开展相关临床试验 , 实现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 , 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带来更多可能 。
【同济医院新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体系有望减少类风湿药物治疗副作用】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