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王维的《终南别业》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描绘出历经繁华沧桑之后,超然洒脱的境界 , 真是妙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拥有智慧、境界超脱的人,往往有着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阅历,游历四方、见多识广,敢激流勇进,懂适可而止 。行走人间 , 不但人行的远,心也更清醒 。
人生苦短 , 要有所作为 , 自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正念 , 但个人际遇不同,浮浮沉沉中,也要有一键重启、继续上路的勇气,知进退、明得失 , 保持洒脱和快乐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沈从文,我曾去过很多地方,行过很多的桥,看过很多的风景,却也有许多我未曾走过、甚至未曾听过的美好的地方 。她们 , 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对未知美好的憧憬是人的共性
有人莽撞前行,铩羽而归徒增人生挫败感;有人顾虑重重,画饼充饥落得一场空 。殊不知 , 冷静正确的认知,是不放纵不逃避,把生活当成一种修行,尽力又不强求,知足常乐,云淡风轻 。
许多事情,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是讲究机缘的 。认识到这一点,人生就不会为琐事所羁绊,不会过多的纠结、烦恼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六祖慧能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提出不能坐枯禅 , 要带着禅心,行、住、坐、卧按本心行事 。可以看出,不论是固守一隅,还是行走天下,内心的修行和生活、工作都不矛盾 。带着禅心佛性的淡然与豁达,开启人生的心灵之旅,行、住、坐、卧之间 , 便可洞明,便可得洒脱快乐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古有列子御风而行,“庄生晓梦迷蝴蝶” 。超脱的老子,讲上善若水也讲无为 。在周朝衰退之时感觉自己难以建功立业,索性骑着青牛游历四方 。一路上,遇到有人问 , 就讲学布道,没人听也一笑而过,随性自在、怡然自得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生坎坷曲折的李白,却也有一颗豁达的心,倘佯山水,浪迹天涯 , 不是闲云野鹤胜似闲云野鹤;醉酒泛舟,捉月影而溺,连死都带着几许浪漫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行出于心,便无所畏惧 , 一往无前 。行走的生活是一种修行,人生往往是在不断的前进、行走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价值,才能洞察和顿悟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跨越时空,穿过历史的长河,人类不过沧海一粟 , 一切烦恼皆是过眼云烟 。而生命的色彩,则是包容多样的,人生的修行,也永无止境 。孜孜不倦去求知去探索,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 , 得道得真理,到达理想境界的彼岸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我们常说,人间烟火气 , 最是抚人心 。而人间这个的修炼?。从秩叻鼻壹栊?。身处红尘 , 我们都希望心灵洁净,不沾染尘垢,只有奔赴前方,让生命之河流动起来,才能淘尽污浊,接近真实、释放本真,坐方寸之内而不乱,睹三千浮华而不骄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

文章插图

真正积极的人生,是把生活当成一种修行,不放纵不逃避,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
人生多禅意 , 自在逍遥仙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什么境界?】看清生活本质,保留一份虔诚与纯真,踏上心灵之旅,尽阅人间 。不论处在何地,身心自在,眼里就全是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