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二 )


所以 , 看似舍近求远的设定 , 实则是对活动、品类品牌化的长期考虑 。
据悉 , 本次展评活动的运营组与行业多个传播渠道开展了协作 , 实现充分的受众覆盖 。 如果说 , 创办专有平台是为了“立圈” , 和多渠道合作则是一种“破圈” 。 这样既能让参赛者、参赛团队优秀的病例作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 也有利于带动更广泛的医生群体对舌侧矫治技术产生更多的兴趣 。
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文章图片
图注丨本次活动流量、传播力数据
03
从信息预埋到品类爆破
作为隐形矫治技术的一大分类 , 中国舌侧矫治技术一直在学术、人才及产品迭代上持续酝酿 。
以舌侧矫治知名品牌eBrace为例 , 自2010年推出以来 , 经过12年的持续运营 , 在核心医生圈层得到了广泛认可 , 并逐渐形成其品牌资产人群 。 时人称其低调发力 , 实则话题不断 , 当其他玩家在争夺品牌吸引力时 , eBrace却在筹备品类崛起 。
尽管从目前的品类市场占有率来看 , 舌侧矫治产品还远不及透明矫治产品 , 但或许正是得益于这“后发匍匐” , 在透明矫治器与舌侧矫治器之间 , 有关“偏差”、“效率”、“疑难病例覆盖”等问题 , 常被业内外讨论——进而也在不同的人群圈层中 , 完成了一场场品类的持续曝光与信息的预埋 。
经由人群中话题渗透、预埋信息由量变到质变 , 终于迎来一场规模化品类品牌传播的高光时刻 。 至此 , 一个从未畅销 , 却有望长销的品类品牌势能 , 达到一个较为平稳却有高度的“平流层” 。
从本次舌侧东方病例展评的活动策划来看 , 已经从单纯追求曝光、追求转化 , 过渡到组织全局复合性传播 。 从“我是谁” , 过渡到“我在为你做什么” , 这是一场对传统营销观念的纠偏 , 也意味着品牌传播的价值再次被看见 , 被认可 , 被施行 。
如此 , 舌侧矫治的品类品牌与eBrace产品品牌相融合 , 在长久的投入后 , 舌侧矫治技术收获了一片荷塘 , eBrace品牌摘到了一捧清晨小荷上的甘露 。
后言
从前听闻一则“鸡汤”说:“你能成功 , 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希望你成功 。 ”如果说 , 绝大多数人是一个品牌“朋友圈”的构成 , 那么 , “我想你更好 , 我们想这个行业更好”则成了一个品牌在获得一次次信任后 , 走向峰顶的绝佳助力 。
对于中国舌侧矫治 , 对于中国舌侧矫治医生 , 也对于eBrace品牌方来说 , 都在选择走“窄门”、走“远路” 。 下坡路最是好走 , 上坡路则要对抗本能 。
所以 , 上山的朋友们 , 我们峰顶见 。
【更多行业深度内容 , 登录微信小程序:好的牙Pro】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