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好的牙Pro发布】
?
“一家小小口腔诊所 , 就是一个产业链缩影 。 ”这话说的是口腔医疗所涉及、所需采购的器械耗材非常多 。 以某业内知名中游电商上架的SKU(保存库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单位)为例 , 竟达到7W+ 。
以广东省某地级市为例 , 资料显示已集聚了200+家口腔器材企业 。 其中一个重点镇的口腔器材 , 仅牙科手机年产就超过200万支 。
中上游的器械耗材企业支撑着口腔医疗产业持续运作与发展 , 其集中度与火热度也成为口腔行业热力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 产品有余而品牌不足 , 成了众多企业的喉中之刺 , 随着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 寻找差异化的品牌发展之路 , 成了众多制造商、代理商企业的当务之急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 很多口腔企业主谈到“品牌”第一联想是与成本、预算联系在一起 。 由此 , 品牌部也被划分为“成本部门” 。
常见的品牌传播方案是:节庆海报、讲座沙龙与病例大赛 。 就落地效果而言 , 视觉传达水准有了进一步提升 , 但从活动运营结果来看 , 很多活动最终却更像“接待” , 如此 , 也就真的成了一项“成本” 。
一场好的品牌活动 , 应该实现品牌复利 。 今日分享一则案例 , 以下:
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文章图片
?????
复盘:舌侧东方
案例情况:第二届中国舌侧菁英病例展评《智简至美·舌侧东方》 , 由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瑞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 活动前后跨期两年 , 共收到超百份完整病例 , 经33位行业专家组成组委会层层筛选 , 结合线上病例展示投票通道 , 筛选出个人赛50强+团队赛20强 。 活动共计收获百万级访问量与点赞数 , 以线上直播形式开展的五场病例展评也收获了2W+人次参与讨论 。
01
从共创式活动品牌到品类品牌
“舌侧东方”作为一个活动品牌名 , 从命名思路来看 , 两个组合词兼具【品类】、【人群】特征 。 品类指向明确——舌侧矫治;而【东方】一词作为人群的指代 , 又颇具人群共有的文化认同与历史责任感的内涵 。
“智简至美”则充分表达了价值观趋向 。 “智慧矫正 , 去繁就简” , 暗合着受众对于一项事业的共识与追求 。 短短八字 , 字字珠玑 , 仅用一个命名 , 就完成了“可咀嚼”的品牌故事的一环 , 号召力跃然纸上 。
所以 , 品牌命名是一项构筑品牌势能的前期工作 , 一方面要朗朗上口 , 便于记忆与传播 , 一方面要占领更广阔的受众心智 。 “从人群中来 , 到人群中去” , 在一次次传播事件的酝酿中 , 实现从活动品牌到品类品牌的共创 。
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文章图片
图注|#舌侧东方 , 智简至美#微博话题数据
02
传播渠道共振发力实现大曝光
复盘|为什么有的活动只能叫“接待”,有的却能实现品牌复利?
文章图片
图注丨医生对活动的祝福视频截图
本次活动从招募到展评 , 未依托已有平台 , 而是新开了专用平台作为长续运营的阵地 。 据运营方介绍:该平台除了在活动期间进行信息发布与组织之外 , 未来还将就中国舌侧矫治技术的学术与人才发展做持续运营:
“如果一个病例展评活动做完就散 , 对于医生来说 , 就是一场开心的同行聚会 。 但我们认为 , 活动是短期运维 , 而要推动舌侧矫治技术的发展 , 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 以前行业人士过于关注自身 , 容易陷入‘我是谁’的自说自话 , 事实上 , 作为医疗科技企业 , 除了精进自身技术 , 还要承担一定的行业发展责任 , 这也要求我们偶尔要忘记‘我是谁’ , 转向‘我在为行业做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