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年底了 , 各种各样的聚会越来越多 , 老李在一个星期接连喝了几晚后终于顶不住胃部不适 , 准备来做无痛胃肠镜检查 , “医生 , 我江湖人称酒仙李二白 , 你给多点麻药 , 我怕我自己睡不着” 。 我笑笑说:“您就放心吧 , 就是李大白来了我也照样能麻倒”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文章图片
那么酒量与麻醉药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酒量好的人是否需要更多的麻醉药? 。 让我们先来看下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
1.酒精的吸收
酒精入口后在胃部吸收10~20% , 顺着消化道行至小肠 , 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入血 , 其中只有5~10%以原形在从呼吸道呼出或从尿液中排出 , 其余大部分被运送至肝脏进行氧化分解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文章图片
2.酒精的代谢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 含有多种酶可以氧化分解有毒物质 。 酒精(乙醇)经过肠道被吸收后由静脉输送至肝脏,在这里被氧化为乙醛进而变为乙酸,这些乙酸除一部分在肝脏被利用外,大部分由肝脏输送到全身的各组织部位,如肌肉或脂肪组织等直到最后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排出体外 。 正常生理条件下 , 约80%的酒精被乙醇脱氢酶代谢 , 余下约20%的大部分由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代谢 。 其中细胞色素P450酶是MEOS的主要参与酶 , 长期饮酒可使其表达增加 , 作用增强 , 这也是酒量增加的原因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文章图片
3.那么知道了酒精的吸收代谢 , 酒量跟麻醉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答案是肯定的 , 跟大家所认知的一样 , 酒量好的人对麻醉药的需求量确实会比较大 , 但这对于麻醉医生来说 , “麻不倒”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 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麻醉药的剂量 , 这是最基本的技术 。 而且酒量对于麻醉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全身麻醉用药方面 , 特别是镇静类药物 , 对于“半麻”或“局麻”的病人影响并不大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文章图片
4.那么长期饮酒或酒量大的人为什么麻醉药需求量会增加呢?
首先长期饮酒的人MEOS系统活性比不常饮酒的人高 , 肝药酶P450酶表达增加 , 这个酶也是很多麻醉药物主要的代谢酶 , 故长期饮酒的人麻醉药物代谢加快 , 降低了麻醉效果 , 为达到目标麻醉深度需增加用量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其次有研究表明 , 酒精与临床上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非巴比妥类镇静药物及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药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 酒精促使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释放,同时直接刺激GABAA受体激活并提升其灵敏度,增加氯离子通道活性,产生超极化,致全脑神经传导减缓,表现为抗焦虑、镇静活性 , 长期饮酒的人颅内多部位GABA受体亚基构成发生改变,表达下调,使GABA受体对BDZ及全身麻醉药品的耐受,致其敏感性降低 , 需增加麻醉药量 。
长期饮酒者或酒量大的人某些脑区包含β-内啡肽、脑啡肽等家族在内的各种强啡肽释放增多,致内源性阿片配体对阿片受体发生适应,需增加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量 。
江湖传言“能喝耐麻”—是谣言吗?
文章图片
但不是所有的嗜酒者都需要加大麻醉药量 , 急性酒精中毒者,高浓度酒精与麻醉药物竞争性结合代谢酶位点,反而使机体对麻醉药物敏感;长期饮酒导致肝功能障碍 , 麻醉药物代谢障碍 , 需适量减少麻醉用药量;嗜酒者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 如心血管病变 , 内分泌疾病 , 影响凝血功能 , 酒精性脑病等等 , 这些都影响了患者在整个围术期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