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球友解问号

羽毛球是一项简单易行又颇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 , 锻炼身体部位多 , 普及面广 , 参与者多 , 当然 , 有关伤病防治和康复的问题也不少 。
我经常接到一些羽毛球爱好者的微信和电话 , 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 。 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 在此 , 我试着一并做答 。
口述:陈方灿|采写:柏强
摘自:《新体育》2021.01刊102-103页
我帮球友解问号
文章图片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拉伸有何区别
首先应当肯定 , 现在不少球友对健身之前的准备活动和之后的整理活动非常重视 。 这是我们一贯强调 , 实际上却常被人忽视的问题 。
羽毛球运动虽然是隔网对抗 , 没有身体接触 , 但由于球速快 , 球路多变 , 健身者无疑要有较好的技术和体能 。 而且 , 羽毛球属于全身性运动 , 对身体各部位 , 尤其是上肢、脊柱、髋部、膝部、踝部的力量、耐力及反应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 由此可见 , 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不是可有可无 , 而是必须的 。
这种准备活动 , 在英文中被称为“WARMUP(热身)” 。 这让人很容易想起汽车从静止到发动起步 , 总要有一个预热的过程 , 以保护车子的正常功能和使用寿命 。 人体运动也是这个道理 。 拉伸就是人体运动前预热的一个重要方法 。
其实 , 拉伸也是一种肢体运动 。 通过这种运动 , 人体的运动系统被预热激活 , 这一系统的发动机一—肌肉 , 以及韧带、关节、关节囊、筋膜、肌腱等都可以得到舒展 , 肌肉变得更有弹性 。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 , 既能提高动作效率 , 又能防止身体损伤 。
一般来说 , 准备活动中的拉伸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主动拉伸为主 , 让全身 , 尤其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发力部位的肌肉得到适度收缩和舒展 。
2.牵拉肌肉的时间要短于整理活动的拉伸 。 建议每次拉伸的时长控制在5秒钟 , 且要配合肌肉的运动来进行 。
3.相对于整理活动的拉伸 , 准备活动的拉伸力量要轻些 。
4.拉伸以后要马上转换到与羽毛球运动相近的活动上 , 让肢体适应专项技术动作所需要的幅度、速度和协调性等 。
5.完成拉伸后 , 应会感受到肌肉的温度、弹性和动作幅度增加了 , 并伴有微微出汗 。
运动之后 , 整理活动的拉伸与上述有很大区别 , 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
1.以静态拉伸或被动拉伸为主 。
2.拉伸的时间较长 , 一般一组要20-30秒 。
3.拉伸的力度较大 , 为的是将运动后痉挛的肌肉充分舒展开 , 促进血液循环 , 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解 。
4.肌肉被动拉伸后 , 全身的运动系统通过相对静止的休息 , 让发热的肌体慢慢冷却下来 , 从动态向静态转换 , 英文称为“COOLDOWN(冷身)” 。 要说明的是 , 不要把拉伸作为准备活动的全部内容 , 它只是其中之一 。 一般来说 , 准备活动还包括慢跑、做操等多项内容 , 而且要结合专项技术要求 , 如做一些有球或无球的活动 , 让身体热起来 , 慢慢接近运动状态 。 此外 , 根据天气、环境、目的和个人习惯的差异 , 准备活动的内容也应有所变化 。 准备活动的时长通常在15-40分钟 。
我帮球友解问号
文章图片
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有何要求
动态拉伸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的拉伸 , 静态拉伸是指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中进行的拉伸 。
我们的肌肉和肌腱上有一些神经感受器 , 分别称为肌梭和腱梭 。 前者主要感受肌肉的强度和收缩的速度变化 , 以调节肌肉运动;后者则主要感受肌腱被牵拉的力度 , 以维持肌肉和韧带在运动中的安全 。 在动态拉伸时 , 一般要求动作相对缓慢 , 为的是避免激活肌梭 , 防止它兴奋后造成肌肉收缩 , 甚至肌肉拉伤 。 拉伸时应让肌肉以相对柔和的速度和力度舒展开 。 静态拉伸时 , 拉伸力量通常较大 , 主要是为了激活腱梭的功能 , 让肌肉在兴奋之后放弃收缩 , 甚至自动缴械 , 放松得更为彻底 。 所以 , 在参加运动前 , 建议不做这种拉伸 。 它会使肌肉力量下降 , 容易增加运动受伤的风险 。 简言之 , 拉伸的一般原则为:做准备活动时 , 宜以动态拉伸、自我拉伸为主;做整理活动时 , 宜以静态拉伸、被动拉伸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