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二 )


也可以尝试着用别的事物来让自己双手没空进行剥皮行为 , 比如橡皮泥、压力球、减压玩具、缠结玩具等 。
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分心物品之后 , 想要有效地控制剥皮行为 , 还要确保这样的玩具出现在任何会可能发生剥皮的场合 , 可以放在单位、家里和包里 。
3.寻找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结构化的心理治疗 , 它通过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无用的想法和行为 , 来培养更健康的行为和信念 。
CBT中有针对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的专门分类 。
这种疗法中包含很多上述提到的刺激控制 , 也包含习惯逆转训练 。 习惯逆转训练 , 是指让患者习得在触发剥皮行为时 , 立即使用另一种无害的行为(比如握拳)代替 。
临床试验证明 , 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强迫性皮肤剥离症非常有效 。 但与其它种类的认知行为疗法不同的是 , 这种治疗必须要寻找专业的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治疗师 。
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文章图片
4.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尽管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没有正式通过专门用于治疗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的药物 。
但是有证据表明 , 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抗抑郁药物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抗氧化剂补充剂是有效的 。
需要注意的是 , 由于现在对于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的药物研究非常有限 , 同时也在不断更新 , 我们身边的医疗机构可能未必有最新的治疗方法 。
一定要注意 , 即使是非处方、耐受性良好的补充剂(如NAC) , 也必须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 包括剂量、持续时间、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
-THEEND
·壹点灵 , 关注个人心理成长 , 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