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 可能由压力产生 , 但可以被治愈 。
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地剥或者抠自己的皮肤 , 导致皮肤损伤 , 严重的也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
强迫性皮肤剥离症(ExcoriationDisorder)症状包括:
无法停止地剥自己的皮肤2.剥离皮肤导致了割伤、流血或淤青3.为了好看而专门剥离痣、雀斑、斑点或疤痕4.意识不到自己在剥皮肤 , 或者在睡觉时剥皮肤5.在焦虑或者压力大时会剥皮肤
剥皮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手指、指甲、牙齿、镊子、大头针、剪刀 。
这种疾病会消耗患者大量的时间 , 有的患者每天会花多个小时在剥离皮肤上 。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 , 这种剥皮肤的行为可能会反复出现 , 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
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强迫性皮肤剥离?
虽然剥离皮肤没有特定的原因 , 但它通常是由于生物和环境因素而产生 , 分为以下三个原因:
1.伤口应激反应
人们可能因为感染、皮疹或受伤等原因 , 身体产生疤痕而结痂 。
在伤口痊愈之前 , 结痂的伤口可能会发痒 , 导致人们忍不住去抓、抠、扒伤口 。 而这种行为 , 又会造成二次伤害 , 导致伤口流血 , 再次重新结痂 。
这种剥离皮肤的行为形成一个负面循环 , 也慢慢演变成下意识的习惯 。
2.压力或心理障碍
当我们感到压力时 , 可能会选择用剥离皮肤、拉扯头发、咬指甲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
还有一部分人 , 他们会出现强迫的心理 。 他们认为或想象自己的皮肤是不完美的 , 觉得必须要通过剥离皮肤 , 才能达到美化自己形象的目的 。
3.家庭遗传
虽然目前数据有限 , 但足以表明强迫性皮肤剥离症跟遗传和基因有关 。
一项针对60名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患者的研究发现 , 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28.3%也患有该病 。
一项针对40名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患者的研究发现 , 有43%的患者有患相同症状的直系亲属 。
在针对强迫症的家族研究中发现 , 剥皮行为在强迫症患者的近亲中有更可能发生 。
伴随出现的其他疾病
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经常与强迫症、拔毛癖、重度抑郁症同时出现 。 有研究指出:38%的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患者同时患有拔毛癖 。
忍不住啃指甲、撕死皮是病吗?心理学:警惕“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患者还会出现聚焦于身体的重复性行为(BFRB) , 比如咬指甲、拔头发等行为 。
四种帮助你制止剥皮行为的治疗方式:
剥皮 , 不是光靠意愿就能解决的问题 , 就像高血压一样 , 不可能说不要就没有了 。
好消息是 , 现在已经有心理疗法、药物和皮肤病学疗法可以对其进行治疗 。 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 , 没有一种疗法是彻底的 , 患者都会经历缓解期和复发期 。
1.知道自己的触发源
开始剥皮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 如无聊、痒、有负面情绪、有疤痕 , 甚至只是看到或者摸到了皮肤 , 也可能只是觉得剥皮的过程很快乐 。
了解自己的触发源是决定采取哪种疗法的首要条件 。
例如 , 如果是因为皮肤瘙痒或者痤疮而开始剥皮肤 , 那么最好先去看看皮肤科医生;
如果是因为抑郁、焦虑、甚至是冲动引发的剥皮肤行为 , 就应该咨询有专业了解的心理咨询师 。
2.提升剥皮肤行为的难度
一种简单的策略是刺激控制:改变周围环境 , 让这样的行为难以达成 。
比如 , 保持短指甲、在剥皮行为高发期戴手套、穿紧身衣或者长袖衬衫 , 让自己难以剥离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