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上演“一出好戏”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牟平区武宁街道路西村第一书记化身“总导演”
为乡村振兴上演“一出好戏”
为乡村振兴上演“一出好戏”
文章图片
为乡村振兴上演“一出好戏”
文章图片
党员先锋队送文化下乡服务活动在武宁街道路西村举行 。
踢腿刚劲有力 , 身段柔美协调 , 圆场步稳中带快、快中求稳 , 唱腔里的每一个字发声精确到位……一幕幕风格独特的吕剧日前在牟平区武宁街道路西村热闹开演 。 台下的村民看得津津有味 , 街上来往的行人、玩闹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一幅幸福美满、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画卷伴随着戏曲声、奏乐声、叫好声在路西村徐徐展开 。
然而 , 过去的路西村却是另一副模样:基础建设条件落后 , 村庄环境较差、秩序乱……一切的转变 , 都要从烟台市人防办派驻路西村第一书记成振的到任开始 。 他是这场乡村“蝶变”的总导演 。 驻村以来 , 他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艰苦努力 , 用真情和汗水推动路西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
鱼水交融
党组织围着群众转
抓好班子强队伍 。 成振书记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 , 狠抓“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 帮助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 , 开展各项活动 , 抓好党员教育 , 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 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以抓党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让党建引领“融进去” , 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
党员带头解民忧 。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 , 带领公益性岗人员 , 从群众身边事、关心事、急难愁盼事做起 , 促进村健康稳定的发展 。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6件 , 民生投诉率下降80% 。
党群共治展新颜 。 立足村情实际 , 构建“第一书记+党支部+党员干部+网格员(小组长)+群众”五位一体自治体系 ,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 , 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奖励机制”等工作 , 推动力量下沉、资源整合 , 有效推动基层工作出实效 , 增强群众获得感 。
真抓实干
党组织做给群众看
共绘美好蓝图 。 路西村着力完善服务平台 , 坚持村干部坐班制度 , 推广“党建+幸福家园”“党建+平安乡村”建设 , 结合群众“急难愁盼” ,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推出“民生攻坚项目” , 在“五位一体”自治体系下 , 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村500多户村民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 , 挨家挨户上门交心 , 深入一线协调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 。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路西村南疃村民最真实的写照 。 群众走路都有困难 , 更谈不上车辆通行 , 且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 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成书记多次到现场踏勘测量 , 坚持问题导向 , 积极协调 , 先后对接市区两级交通部门 , 争取改造资金 , 实现道路硬化约5000平方米 。 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项目 , 绘就了路西“幸福底色”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提前布局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 统筹全村资源 , 谋划改变村集体过于单一的收入来源 。 成书记牵头研究集体经济产业项目 , 邀请了市人社局、财政局、武宁街道相关领导以及农科院专家到村现场指导 。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 , 盘活土地资源 , 整合连片集中田 , 注入资本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 , 依靠农村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和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 ,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