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夏饮食消暑秘方

古时候 , 进入炎热的伏日 , 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 , 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 ,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 。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 , 斗酒自劳” , 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 , 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 。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 。据《荆楚岁时记》载: “伏日进汤饼 , 名为避恶” 。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 , 这里所谓“避恶” , 实际指的是避暑 。“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 。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 , 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 , 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 , 所以说 , 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法 。

【古代盛夏饮食消暑秘方】 明清以来 , 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 。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 , 食饮最喜清新 。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 , 宜承露 , 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 , 宜干用 。”《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 , 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 。中医学认为 , 莲子性味甘平 , 有补脾涩肠 , 养心益肾的功用 。夏日常饮莲子汤 , 能补中强志 , 养神益脾 。中老年人食之 , 轻身益气 , 令人强健 。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 , 也是一大特点 。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 , 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 , 谓之‘贴伏膘’ 。或以此日起 , 有合冰水者 , 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 , 于市中舍之 , 谓之暑汤” 。这里“苏叶” , 即紫苏叶 , 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 , 润心肺 , 消痰气 。”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 , 则有健脾补中 , 脾土健旺的功效 。“甘草” , 亦称甜草 , 豆科 ,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 , 性平、味甘 , 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 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
 
附:粽子的来历 粽子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 , 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 , 称“筒粽” 。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 , 因水中含碱 , 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 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 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 , 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 。品种增多 ,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 , 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 , 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 还有“蜜饯粽” , 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 , 木车牛马作的广告 , 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