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90年·见证 | 我们见证了那个春天( 二 )


在出人才方面 , 最突出的要数陈竺(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成长为科技战略家 , 先后担任国家人类基因基因组南方中心主任、中科院副院长、卫生部部长)、夏家辉(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岩(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杨焕明(担当中国正式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完成1%任务的国际联络人 , 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 《健康报》对这些杰出人才不惜笔墨、不惜版面进行了重头报道 。 其中王雪飞采写的长篇通讯《赤子情怀》(1997年6月12日一版刊登)、《光荣与梦想》(1999年4月6日一版刊登)对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专家陈竺、夏家辉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描写 。 尤其是《赤子情怀》一文 , 以前所未有的人物报道力度 , 在《健康报》一版整版推出 , 并由当时的总编室编辑周冰配发评论员文章《献身科学报效祖国》 , 刊出后引起了极大社会反响 。

定位|90年·见证 | 我们见证了那个春天
文章图片

1997年6月12日《健康报》第一版
在长达数年的追踪报道中 , 本报还抓住几个重要节点 , 对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了大篇幅全景式扫描 。 除《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上下篇开篇之作外 , 还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时间过半时 , 推出长篇通讯《在分子水平认识自我》(1998年9月26日一版头条);在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时 , 推出长篇通讯《万里长征第一步》(2000年7月7日3版头条);在国家“863”计划实施15周年时 , 推出长篇通讯《“863”走入寻常百姓家》(2001年3月6日6版) 。 主要反映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相关研究的成就的《“863”走入寻常百姓家》后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技新闻奖 。
以2000年6月27日《健康报》一版刊登张荔子采写的消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为标志 , 《健康报》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时6年余的跟踪报道暂告一段落 。 在这个过程中 , 《健康报》的科技报道团队也不断经受磨练 , 得以成长 。
文:王雪飞 邢远翔
编辑:张方飞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定位|90年·见证 | 我们见证了那个春天】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