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 三 )


肝风,扰动肠系,肝失藏血挟瘀滞 。”遂投从肝治之,肠鸣即消,不再复发 。
前不久,有一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60多岁女病人,郭子光认为她属于肾精亏虚,给病人开
了鹿茸、人参等药,3个月后,病人恢复得很快,血小板上升,腿和耳朵的症状改善很快,全
家人送来一大包礼物表示感谢 。郭子光说:“请你一定成全我,保持我的医名 。”从医将近60
年,他无数次拒绝了患者的红包和礼物 。每有贫苦的病人,他反倒送钱给他们买药 。
经过多年探索,郭子光总结出自己临床治疗的8个步骤要领:凡有外感先治感,气机不疏先治郁,运化失司先理脾,平调阴阳治原病,整体局部善处理,无证可辨亦须辨,治标药物逐步
减,西医诊断作参考 。徒弟们按照这个步骤操作,少有疏漏 。
成才 天道酬勤
没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没有耀眼的家世、过人的天分 。就凭着勤奋和执着,郭子光为众多
中医学子树立一个成功的范式 。
在巴蜀地区,郭子光有“多产作家”的美誉,发表医学论文13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11种 。然而
可贵的是,无论出名前后,他的文章“从不假人手”,决不挂名 。200多万字的《现代中医治疗
学》,是郭子光在70多岁的年龄,逐字逐句亲自修改、补充完成的 。一个人能有这么多精力
吗?郭子光笑答:“人的一生是很长的 。”
郭子光的身上,可以发现成就来自于聪慧和热爱,但更重要的还是勤奋 。他把中学老师的临
别赠言“为学如逆水行舟,不可一篙放缓”作为一生的信条 。早在成都中医学院读书期间,郭子
光就开始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就做了个大题目——《中医长寿学术之探
讨》,“这个文章,今天读起来还很新鲜 。”
从医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一个习惯:白天应诊,晚上一定要翻阅中医书籍,弄清当日所见疑
难,对典型病案必作详细记录,有所发现就动笔记述,日积月累,发表大量论著 。以至于现
在,他的徒弟有时会苦恼无题目可写,因为该总结的,老师早已亲自写完了 。
勤记卡片是郭子光的治学秘诀,上万张卡片在他家中的书柜,按类别整齐存放着 。多年来,
读书中每遇到有启发的内容,他就摘录下来制成卡片,这为他编写大量著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他常对学生讲:“请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只有摘录下来的东西才可靠 。”
郭子光是个爱琢磨的人 。小时候,他常常躺在地上望着天:天有边没有?有边的话,天外面
又是什么?物质是怎么来的?最源头是什么?长大后学习中医,他对《伤寒论》深感好奇 。一
本书不过2万多字,总结了那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有上百位历代注家研究它,其中的奥
妙到底在哪里?探索的兴趣引领他有所发现,《伤寒论》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仲景采
取“寓理于事,因事明理”的总结方法有关 。
他常说中医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应从小普及中医文化 。走上中医这条路,对郭子光来
说,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他的父亲是当地名医,印象中,当时自家医馆里,常用药物如柴胡、
银花等每日要用上一大箩,不少危重病人在父亲的调治下常应手而愈 。幼年父亲即开始教以诵
读《伤寒歌括》、《温病百言》、《医学三字经》等书 。郭子光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
早逝,但他小小心灵早已立下的岐黄之志,更加坚定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