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论语》《道德经》《易经》经历经历,经历的都是精力( 二 )


《论语》《道德经》《易经》三部经典 , 三个字 , 守住“时、静、信” , 既是做人的准则 , 也是做事的规范 。
在这三条中 , 守静是前提 , 心静时才能洞悉万物 , 不受外界丝毫蒙蔽 , 才能准确地辨别出真正的机遇 , 并在时机来临的瞬间将其把握住 。 也只有守静 , 才能撕去物欲的蒙蔽 , 让本心呈现 , 襟怀坦荡 , 做事才能毫无私著、守信于人、诚信于天下 。
《论语》:守信
《论语》言:“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 大车无輗 , 小车无軏 , 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没有信用 , 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 , 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 , 就无法行走 。
俗话说 , 人无信不立 , 业无信不兴 , 国无信则衰 。 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 , 还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生存之基 。
《道德经》:守静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复 。 ”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 , 不受影响 , 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 , 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
《易经》:守时
《易经》有云 , “君子藏器于身 , 待时而动 。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 , 却不到处炫耀 , 而是在时机到了的时候才施展出来 。
17.19子曰:“予欲无言 。 ”子贡曰:“子如不言 ,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 百物生焉 , 天何言哉?”
“博观而约取 , 厚积而薄发 。 ”蛰伏不是托腮静坐 , 不是虚度光阴 , 而是默默坚守信念 ,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 当你有了足够的积淀 , 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 。 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 时光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 ,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藏器于身 , 待时而动” 。
不争就是慈悲 , 不辩就是智慧 , 不闻就是清净 , 不看就是自在 , 不贪就是布施 , 断恶就是行善 , 改过就是忏悔 , 谦卑就是礼佛 , 守礼就是持戒 , 原谅就是解脱 , 知足就是放下 , 利人就是利己 。
道:分为“可道” , 就是现象 , 就是《易经》的64卦450个象 , 还有“常道” , 就是本质 。 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象本质之和 。 现象是有 , 本质是无 。
《道德经》开篇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包含了《易经》的450个象 。 《易经》只讲了4个字:象数理占 , 《道德经》是对这一切一切的完美诠释 。
《易经》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象、数、理 。 《易经》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 , 在这六十四卦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 包含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 每一卦都是由卦画、卦词和爻辞组成 。 卦画就是一个形象的世界 , 我们能够从卦画中看到很多的景象 , 这就是《易经》的魅力之所在 。
《易经》的象数理占
一部《易经》 , 可用四个字来概括:象、数、理、占 , 这是《易经》的基本内容 。 象是卦象 , 数是数学 , 义是义理 。 宇宙间有象就有数 , 有象有数就有理 。 三者相因互为用 , 为一整体 。 占 , 则是运用象数理之思维模式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占筮自然、社会、人事变化之吉凶 。
象 , 《易经》中最为智慧的就是卦画了 , 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 , 也可以说这个卦画就是一个符号 , 是用“象”的方式让读者去理解这个卦的内涵 , 但在这个符号内存在了无穷的智慧 , 只有你真正的理解才能够懂得 。
“象”是我们在观察世界的第一感官 , 是我门最容易记忆的一种方式 。 我们在看一个卦的卦画的时候 , 我们要深入的去理解这个卦画的含义 , 在卦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图像 , 只有理解了卦画的图像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卦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