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医生边问诊边直播,患者能安心吗?


直播间|医生边问诊边直播,患者能安心吗?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患者,如果在就医陈述病情时发现自己出现在医生的直播中,你会有什么感受?近日,据《法治日报》报道,一家国内知名医院的中层管理者孙婷(化名)对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投入直播感到担忧。有的患者还因医生在诊室直播而产生医患纠纷,拨打“12345”服务便民热线投诉医院。在孙婷看来,这背后可能存在侵犯患者隐私权等法律风险,会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隐患。
直播间|医生边问诊边直播,患者能安心吗?】在许多医院,患者和医生的交流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这样的就医环境,能够让患者在倾诉病情时卸下防备。没有外界干扰的诊疗环境,也有利于医生专心研判患者症状,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但是,实时直播却可能打破患者就医的私密感,即便很多医生在直播过程中看似周全地为患者面部打上马赛克,依旧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医生和网友的即时互动,或许会给围观网友们带来“沉浸式体验”,但频繁的直播答疑解惑等,则可能分散医生现场诊疗的精力,让一旁的患者觉得医生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按照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的规定,医生既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宣传推广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对患者及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上述报道所涉及的问题,事关医生能否处理好专业诊疗和健康科普的边界关系。如果医生无法熟练使用新兴传播手段,便不利于拓展自己和患者的联系渠道,也无法很好地提供国家倡导的远程医疗服务。不过,如果无法尊重患者隐私,甚至在直播间内推销带货,则不仅会伤害患者的感情,与医院的管理制度产生抵触,还可能违反医生的职业道德、行医规范,滋生诸多医疗乱象。
医生进入直播间只是健康科普的新形式,以往也有大量医生参与报纸访谈、电视节目对话以及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很多医生出于谨慎考虑,往往会特别提醒广大患者们不要偏听偏信,“尽量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问诊”。这种“风险提示”类信息,往往是告诉患者要视自身病症科学求医,也体现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然而,一些无差别的诊疗方案直接出现在直播间中,可能无法顾及患者的个体性差异,导致发生误诊,患者延误治疗。医生若为了流量变现,推广某类药品,则可能违反广告法对医疗广告的限制,加剧医疗风险的发生。
眼科医生陶勇在受伤治愈后,曾经通过出书或者参与节目、博客互动等,展示一个医生对医患关系、疾病与死亡的思考,这种沟通姿态拉近了医患群体间的距离,也为健康科普作出了表率。对医生而言,通过直播向公众科普本领域内的医学健康知识,对于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公众医学健康素养大有裨益。
但医生在直播间中,必须恪守职业规范,保护好线下患者隐私,同时处理好诊疗和科普的关系,言行举止要遵循医学伦理规范、守好法律底线。如果把精力过多地花费在直播上,或者热衷于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直播,则可能干扰到本职工作。如果因此给观众带来误导,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很多提供医疗科普直播的视频平台而言,也有必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严格查证医生的执业资质,规范其互动问答行为,更好地促进公共健康知识的普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