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没用的器官,割掉反而更好?看完涨知识了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割掉反而更好?看完涨知识了


说起阑尾 , 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 , 他们认为 , 这个像蚯蚓一样的器官 , 根本没什么作用 , 相反 , 在漫长的时间里 , 还极有可能发炎 。
相信很多人都得过急性阑尾炎 , 那种疼痛刻骨铭心 , 你可能在任何时刻用手捂着肚子 , 甚至不敢走路 , 好不容易赶到医院 , 为了解决这个祸患 , 最终还得挨上一刀 , 即便现在有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 只是在肚子上打孔 , 但是阑尾这个祸患 , 会被医生直接摘除 。
留下它干什么 , 没有任何作用 , 只会发炎!这是很多人对于阑尾的初始印象 。
但是如果你这么戴着有色眼镜看阑尾 ,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 阑尾虽小 , 但是它的作用不容忽视 , 阑尾位于右髂窝内 , 它的长度一般是6-8厘米 , 直径则为0.5-0.7厘米 , 如果和肠道里的其他部位相比 , 阑尾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 但是你知道吗 , 恰恰是这么一个小空间 , 其实是搭载肠道益生菌的诺亚方舟 。
益生菌的诺亚方舟
我们的肠道里有一个看不见的微生物王国 , 益生菌主宰着整个王国 , 因为益生菌的存在 , 使得整个肠道菌群得以完美的存在 , 大量的研究证实 , 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预防多种肠道疾病 , 如果肠道菌群失调 , 就可能导致各种急性和慢性肠炎 。
在微生物王国里 , 不仅有益生菌 , 还有有害菌 , 有害菌虽然臣服在益生菌脚下 , 但是它们总是寻找着机会伺机而动 , 目的就是为了夺取王国的控制权 。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割掉反而更好?看完涨知识了】所以 , 这个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 , 其实明争暗斗一刻也没有停止 。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形形色色的食物 , 这些食物上可能携带很多细菌 , 如果没有清洗干净 , 病原体就可能进入肠道 , 进入肠道的有害菌一旦数量足够多 , 就会对益生菌的王者之位发起挑战 , 很多时候 , 虽然我们没有摄入被有害菌污染的食物 , 但乱用抗生素 , 对于益生菌来说 , 抗生素绝对是刽子手 , 抗生素的使用很容易对肠道益生菌造成毁灭式打击 , 益生菌的数量大幅消减 , 无法压制肠道里的有害菌 , 有害菌则会乘机暴乱 。
在有害菌强大的攻势下 , 益生菌无力抵抗 , 就必须要寻找庇护所 , 以保存有生力量 , 伺机东山再起 , 这个时候 , 阑尾就成了最佳选择 。
阑尾虽然很小 , 但是阑尾里有一层特殊的生物膜 , 这层生物膜就像是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 , 可以有效地包括益生菌的有生力量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有关诺亚方舟的传说 , 正因为这艘方舟 , 让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下来 , 而阑尾 , 毫不夸张地说 , 则是益生菌的诺亚方舟 。
有了阑尾的保护 , 益生菌得以生存下来 , 通过自我修复 , 不断强大 , 很快就能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 击败有害菌 , 再次让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 从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 。
早在2007年 , 美国研究人员就曾发现阑尾有助于有益菌存活并进入结肠栖息繁殖 。 2014年 , 日本研究人员对比研究了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和没有切除阑尾的实验鼠 , 发现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大肠内一种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 , 肠内的细菌平衡也失调了 。 他们因此确认阑尾对于保持肠内细菌的平衡发挥了作用 。
免疫防线
很多人认为阑尾是无用的 , 但这是对阑尾的误解 , 阑尾虽然依附在盲肠上 , 但是阑尾的组织结构其实和结肠很相似 , 阑尾黏膜是由结肠上皮构成的 , 黏膜和黏膜下层都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 由于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 阑尾被认为是淋巴器官 , 能够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 , B淋巴细胞的作用 , 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 ,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化为浆细胞 , 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 主要执行机体的体液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