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文章图片
11月22日 , 工作队队员带领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的村民往村里送物资 。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文章图片
11月22日 , 臧涛(左一)在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高原藏香鸡生态养殖场内 , 带领村民为藏香鸡准备饲料 。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文章图片
11月23上午 , 余建国(右一)在炉霍县新都小学音乐教室内指导孩子们合唱 。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文章图片
11月23日 , 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在国道350“1314”地标处 , 勘察规划“1314”网红打卡点项目 。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
文章图片
11月22日 , 陈南(右一)在炉霍县妇幼保健院住院部与产妇交流婴儿喂养知识 。
2022年11月23日 , 清晨的阳光洒满甘孜州炉霍县妇幼保健院 。 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陈南带着当地儿科医生和护士轻步走上二楼住院部 。 她们敲开13床产妇彭措卓玛的病房查房 , 照顾彭措卓玛的姐姐抱着健康的小宝宝立刻起身相迎 , 她竖着大拇指不停地说“卡卓、卡卓(藏语意为‘谢谢’)” , 脸上的笑意如同窗外的阳光一样灿烂 。 今年22岁的彭措卓玛是第一次生产 , 因为妊娠期高血压需要剖宫产 , 手术前她和家人都非常担心害怕 。 经过陈南带领的护理医疗团队耐心解释后 , 她顺利剖宫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宝宝 , 母子平安健康 。
像陈南一样 , 还有高俊国、马永成、赵奎、孙赤睿等 , 他们都是活跃在海拔3000多米炉霍县城的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 。 这支队伍共有25人 , 其中7人是第二次走进高原帮扶 。
孙红松是时隔5年后再次支援炉霍县的成都市锦江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副领队 , “炉霍县第一份脱贫攻坚的红头文件 , 我参与起草了 。 二上高原的我要见证乡村振兴中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的样子 ,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孙红松说 , 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 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倍感荣幸 。
同样 , 臧涛也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选择再进炉霍县支援 。 目前他是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驻村第一书记 。 手把手带领村民养鸡的他已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 。 村民们亲切地叫他“鸡司令” 。
“听闻远方有你 , 动身跋涉千里 。 ”对口支援炉霍县新都小学的余建国是锦江区的一名音乐教师 , 每每唱到这首歌时 , 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份爱与责任 。 未来 , 他还有很多个希望 , 希望让高原上的孩子传承国粹艺术;希望他们登上更高的人生舞台;希望他们借助更多的资源学到更多知识反哺家乡……
穿越群山 温暖小山村】据了解 , 今年是成都市与阿坝州、甘孜州三地对口支援工作十周年 。 今年以来 , 锦江区共计投入政府财政资金2141万元 , 筹集社会资金630万元 , 实施帮扶项目共计七大类16个 , 助力炉霍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李向雨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