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东直门医院曹克刚、刘伟敬入选2022年青年岐黄学者

岐黄学者
近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2022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人选名单进行了公示 。 我院曹克刚、刘伟敬顺利入选 。 我院现有青年岐黄学者4人 。
2022年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聚焦中医药发展需求 , 选拔100名中医药专业水平高、传承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青年岐黄学者 , 支持其发挥专业优势深化研修学习 , 开拓视野 , 成长为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或开展创新性研究的青年拔尖人才 , 形成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
祝贺东直门医院曹克刚、刘伟敬入选2022年青年岐黄学者
文章图片
祝贺东直门医院曹克刚、刘伟敬入选2022年青年岐黄学者
文章图片
曹克刚 , 男 , 医学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脑病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数据管理部主任 。 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2007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 , 2016年入选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 , 2017年入选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 2021年被评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 , 2022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 。
现为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委 , 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学分会副秘书长 , 承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十四五重点研究计划等国家级课题5项 , 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 。
研究生期间 , 跟随师承王永炎院士首批博士范吉平教授和高颖教授学习 , 入选四批优才后跟随冯建春老师、白长川老师、顾植山老师、周绍华老师等名家学习 。 建立头痛多学科协作(MDT)门诊 , 在王永炎院士“肝风挟痰挟瘀”理论指导下 , 形成了头痛“两期三辨四法防治方案” , 并在河北、内蒙、深圳等地推广 。
在中医药防治头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 , 研究建立“具有时相性特点的偏头痛大鼠模型”和“偏头痛辨证论治方案与疗效评价体系” , 后者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研究方面 , 通过临床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 , 对中风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 , 发现了6-8天是中风病证候演变的拐点 , 是调整治疗用药的重要时机 , 相关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祝贺东直门医院曹克刚、刘伟敬入选2022年青年岐黄学者
文章图片
刘伟敬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现任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 青年岐黄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专家、北京市东城区糖尿病肾脏病诊治创新优秀团队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家领军人才 。 在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岐黄学者王耀献教授“肾络癥瘕”理论、“伏热致癥”理论指导下 , 从细胞代谢的微观层面阐释了慢性肾脏病“病络”的内涵 , 完善了“肾络”理论体系 。 该理论指导下确立“补肾通络消癥”的基本治疗大法 , 优选创制出系列处方 , 使慢性肾脏病治疗有效率获得显著提升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 ,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 , 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 , 部分研究发表在Autophagy、CritRevFoodSci、AmJKidneyDis等期刊 。 任FrontPhysiol杂志编委 , 以客座主编身份受邀为JDiabetesRes主持专刊1部 , 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撰稿:薛婉君
审核:常静玲
李文杰
审阅:龚燕冰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