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 , 男 , 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 。 1979年以初中学历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 , 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学位 , 师从陈修斋先生、杨祖陶先生 。 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 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 , 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 2009年底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
作为中国从德文原著翻译康德著作的第一人 , 邓晓芒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 , 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 , 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 , 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 代表性著作《思辨的张力》《文学与文化三论》《新批判主义》《实践唯物论新解》等 。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文章图片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文章图片
邓晓芒先生对于儒家传统有深刻的反思 , 曾与时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的郭齐勇及其弟子进行论战 。 《环球人物》曾这样评价邓晓芒:“不管邓晓芒自己是否认可 , 他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批评家’ 。 他批评国民性、批评文学、批评知识分子、批评教育……其中 , 他‘死死揪住不放 , 不打倒在地不罢休’的 , 是儒家文化里的病灶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当前 , 中国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 中国人想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 已经完全失去了目标 。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 , 甚至从幼儿园教育开始 , 就在把青少年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而大学教育则多半成了职业培训 , 有的连职业培训都不如 , 只在做培训状 , 纯粹是为了混文凭 。 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归结起来最主要的是两点 , 一点就是服从 , 即无条件地服从地位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的人 ,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班长 。 受了这种教育 , 就会认为官本位天经地义 , 并且一心想自己成为更大的官 。
另一点就是潜规则 , 个个都知道明规则可以肆意违反 , 可以说假话、空话、大话 , 可以厚颜无耻地做缺德的事甚至违法的事而没有任何底线 , 但潜规则不可违背 , 听话听音 , 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 。 比如前几年的大学教学评估 , 明明是劳民伤财、贪腐泛滥、公然造假 , 但面对检查大员 , 从校长到学生干部都必须振振有词 , 天花乱坠 , 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集体的名誉 。 这层利害关系 , 在校内动员时就向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们暗示甚至明示出来了 , 检查大员们其实也都心知肚明 , 但就是不能在场面上说破 , 谁捅了娄子谁不得好死 。 类似这种训练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每天都在进行着 , 孩子们看在眼里 , 悟在心里 , 觉得这是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 , 不懂这个 , 别想在社会上“混” 。 至于教育大跃进 , 大学的扩招、高收费 , 学校体制的衙门化和行政主导下的市场化 , 几乎无处不在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 , 种种乱象 , 于今为盛 。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文章图片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文章图片
因为这些指标的评比都在官方的掌控之中 , 可以用来支配教师的科研教学活动 , 从学术标准内部迫使教师服从“上施下效”的权力控制 , 而且可以按照官方的意识形态加以调节 , 向官方所认可和喜欢的某些方面倾斜 。 在理工科方面就是有意识地使之更加技术化和实用化 , 在文科方面就是使之更加意识形态化、“无害”化和空洞化 。 我们只看到当前学术腐败中频频出现的抄袭剽窃现象 , 却往往忽视了占用大量科研经费产出一些千人一面、空洞无物的“成果”是更为普遍的腐败 。 从行政官员的眼光看来 , 得不了诺贝尔奖不要紧 , 要紧的是不要“出格”、“出事” 。 只要在大学中为官一任不出事 , 则乌纱可保 , 升迁有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