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消除病毒性肝炎还有多远?海南探索创新模式或将给出答案

从中国丙肝患者治疗进入直接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开始,诸多被治愈的丙肝患者都证明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并非遥不可及,中国具备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条件。
12月12日,海南省消除肝炎危害行动在海口市正式启动。启动暨培训会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组织开展对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应检尽检、应治尽治”积极主动的防治行动,加快消除病毒性肝炎对海南省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全球目标。我国肝炎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现仍有慢性乙肝患者约2800万人,慢性丙肝患者约450万,[1]防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目前中国在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中有哪些政策支持?千万级别数量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何被筛查出来?有哪些可及的病毒性肝炎药物能够让患者得到规范化抗病毒治疗?这些问题都决定了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还有多远,海南此次试点消除肝炎危害行动或将给出答案。
政府高度重视,肝炎可防可治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估算,我国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均居全球首位。[2]
2017年,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9个部委联合印发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各项防治措施,遏制病毒性肝炎传播,减轻因病毒性肝炎导致的疾病负担。各有关部门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卓有成效地控制了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
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和母婴阻断是减少乙肝新发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院长梁晓峰介绍,2002年起,我国推行乙肝免疫规划政策,为乙肝孕妇所生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持续下降,2012年,实现了当时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防控目标。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始终保持高水平,为预防乙肝新发感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面,随着大量生物医药创新产品不断应用,可以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全病程开展针对性治疗。海南省人民医院吴彪教授介绍,对于乙型肝炎,虽然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药物,但大量研究证实,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可有效延缓和阻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疾病的发展。近年来,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问世,丙肝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就可得达到95%治愈率。[3]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可及性上有了大幅提升。乙肝、丙肝新药在中国相继上市,并纳入基本医保范畴,大幅降低了抗病毒药品的价格,提升了患者接受治疗的可及性,为国家肝炎防治工作了提供了必要的药品保障和先进医疗技术的支持。
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多款抗病毒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也包括了几个丙肝治疗药物。特别是近年来“丙肝可治愈”的突破,更有力地加速了病毒性肝炎的防控进程。
“无论从防还是治,中国已经具备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主要条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认为,但我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距离完成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的防控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