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起来丨“复阳”“二次感染” 一次说清楚

科普动起来丨“复阳”“二次感染” 一次说清楚】抗原转阴后又阳了 , 是没好彻底吗?“复阳”和“再感染”后有传染性吗?什么情况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近期 , 有关新冠“复阳”“再感染”等话题引发不少网友的讨论 。 关于“复阳”和“二次感染” , 小编一次给大家说清楚↓↓↓
科普动起来丨“复阳”“二次感染” 一次说清楚
文章图片
什么是“复阳”?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 , 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 , 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 。 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 , 并不是完整的病毒 , 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 。 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
什么是“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 , 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 。 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 , 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 , 病毒载量较高 , 有传染性 。
二者区别
一般的复阳都是发生在康复之后一个月内 。 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 , 核酸又呈阳性 , 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
“阳康”后再中招概率大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 ,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里 , 发生复阳或者二次感染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 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 , 可以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 。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 , 大家也不用担心 。
此前 ,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 , 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概率较低 , 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变异情况相关 , 病毒变异得越明显 , 再次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 另有证据表明即便再次感染 , 第二次感染的病程就会更短 , 症状也更轻 。 因此大家无需恐慌 。 ”
“复阳”在社区和工作场所活动是安全的
“我们纳入了2021年广州‘5·21’疫情至2021年11月底 , 累计800余例德尔塔新冠病毒感染者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锋表示:“研究全面回顾分析了2021年广州市八医院收治的全部德尔塔病毒康复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的特点 , 发现与住院阶段相比 , 出院后 , 复阳人群的病毒核酸载量降低了10万倍 。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 , 并未从样本中分离出活病毒 , 在社区追踪过程中也未发现社区传播 , 这说明病毒传染性低 , 复阳人群在社区和工作场所活动是安全的 。 ”
这三类人群二次感染概率比较高
科普动起来丨“复阳”“二次感染” 一次说清楚
文章图片
李侗曾表示 , 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的群体 , 一类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 比如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 , 那么患者感染康复之后 , 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 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 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 , 那么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
第二类是免疫缺陷人群 , 比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 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 , 随着时间延长 , 他们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就比较大 。
第三类就是高风险岗位的人群 。 比如说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 。 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 , 那么被传染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 需要更加注意 。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 。 它仅仅是一个检出了病毒片段的指标 , 和我们的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 所以这方面没有规律可循 。
因为毒株不同会多次感染吗?
确实有 。 有人可能感染过一次原始毒株 , 又感染过一次德尔塔毒株 , 又感染了一次奥密克戎毒株 。 根据国外报道 , 感染过两次的确实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就比较少 , 但是也有 。 感染四、五次就非常罕见 , 是一些个案的报道了 。 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保护 , 那么再感染的风险都会变小 , 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 所以总体来说 , 大家对今后的再感染不用过于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