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文章图片
新型“职业农夫”万刚回乡探索“稻虾共生”模式 。 受访者万刚供图
中新网眉山12月21日电(王利文岳依桐)冬日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金光村一片“稻虾共生”基地内 , 34岁的养殖户万刚正与几名工人蓄水平田 , 为来年好收成做预备 。 他毕业于一所高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 , 2016年回乡探索“稻虾共生”模式 。 目前 , 他承包的土地均匀每亩年产小龙虾300斤、水稻1200斤 。
文章图片
新型“职业农夫”万刚回乡探索“稻虾共生”模式 。 受访者万刚供图
在“天府之国”四川 , 像万刚这样带着技术和情怀俯身于田间地头的新型职业农夫正逐年增多 , 他们将专业技能巧妙融合于脚下的土地 , 用立异赋能工业发展 。 新型职业农夫的兴起 , 只是四川发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工作成效的缩影 , 经人才和科技的“加码” , 巴蜀大地沃野千里 , 生机勃勃 。
“这些人才大多来自乡镇 , 对土地有着自然的亲近感 。 他们懂农、知农、爱农 , 到三农一线能沉得下去、留得下来 , 所学知识和技能也非常实用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代贤军表示 , 作为四川省首批新型职业农夫试点3所高校之一 , 学院近年来开展了田园明星、农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夫、基层农技职员等相关培训 , 参与者2万余人次 。
跟着农业发展潜力不断凸显 , 选择农业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 为让学生更“接地气”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 , 学习任务与田间出产任务直接挂钩 , 课堂和田间教授教养时间达到1比1 。 该校农业教研室主任魏文武举例道 , “熟悉病虫害的课程中 , 我们要求学生到田间地头找虫捉虫 , 通过实操识别分析病虫害 。 ”
文章图片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开展教授教养实践 。 陈航摄
在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上亲身培育出羊肚菌后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学生王杰平迸发了灵感:能否将该技术运用到自家葡萄地里?“可以利用每年10月葡萄园清园后土地的空置期来种植羊肚菌 , 匡助家里增产增收 。 ”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土地有感情 , 天天与土壤打交道也让他感到“踏实” , “未来我想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 , 3100亩的高标准农田在四川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出产 。 作为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 其背后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立异技术的“加码”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介入研发的多项技术也在这片农田得以运用 。
据介绍 , 该校研究集成推广的机直播稻“齐芽全苗”技术、化肥减量技术、农药减量技术等30余项技术在眉山多个乡镇“开花结果” , 累计节省成本7538.63万元(人民币 , 下同)、累计增收节支20531.46万元 。
在代贤军看来 , 职业教育不仅是科技和人才重要的供给者、服务者、支撑者 , 其在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等环节施展着独特的纽带作用 , 架起了基础科研到现实出产之间的桥梁 。
文章图片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开展教授教养实践 。 陈航摄
四川这个西部大省正以种业振兴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立异、以园区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 利用科技和人才这两把枢纽“钥匙” , 助推农业发展开立异局面 。
- 脑血管病感染新冠怎么办?遇到这类情况要就医!
- 为何会重复感染新冠?研究显示,感染或接种新冠疫苗并未有效提高鼻腔抗体水平
- 新冠病毒感染者自我照护手册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四川:职业教育让“职业农民”涌现培养更多“田园明星”
- 海带|从《麻杏石甘汤》看新冠咳嗽的治疗
- 各地开辟诊疗新方式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 重庆去年报告死亡个案22万例:超九成因慢性病,无感染新冠死亡
- 名老中医王志新教授当选咸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 儿童感染新冠后到底有没有「后遗症」,严重吗?
-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肿瘤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