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的饺子浓浓的爱( 二 )


其实 , 平日里 , 我们两口子在家包饺子吃也算是家常便饭 。 在外面滴酒不沾的我 , 偶尔也会和妻子一起喝点红酒 , 俗话说“饺子就酒 , 越喝越有”嘛!
我家饺子种类丰富 。 按饺子皮可分为普通白面类、粗粮类 , 或者和面时加以菠菜汁、胡萝卜汁而成为绿色、红色类 。 饺子馅则有猪肉莲菜、猪肉大葱、猪肉白菜、猪肉茴香、猪肉豆角、猪肉荠菜 , 还有牛肉芹菜、羊肉胡萝卜等诸多种类 , 素馅有地皮菜鸡蛋、洋槐花鸡蛋、素三鲜等 , 不一而足 。
我们家饺子的吃法也有好几种 。 煎着吃 , 煎的饺子灿灿地放着亮亮的油光 , 酥脆可口;蒸着吃 , 蒸的饺子粉嫩透明 , 软糯香甜;煮着吃 ,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吃法 , 蘸着醋蒜调料 , 一口咬下去 , 那鲜美的汤汁瞬间流入口中 , 再哈一口热气 , 真的是美死了 。 还有一种吃法是酸汤饺子 , 更多是在得了风寒类感冒的时候 。 一碗酸汤饺子下肚 , 盖上被子睡一觉 , 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 , 起来后感冒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
王勤忠
一碗饺子里的生活态度
我的父亲和母亲生活都比较讲究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注重仪式感 。 生活中 , 他们会刻意强化一些节日和节气 , 把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 现在回忆起来 , 我觉得童年一直生活在对一个又一个的节日的期盼中 。
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 , 寒冷的日子里 , 人的一些心理需求会更强烈 。 我盼望着有个节日来装点一下单调贫瘠的日子 , 给漫长的寒冬带来一点色彩和生趣 。 母亲早早就开始计划:“快到冬至了 , 冬至咱吃饺子 。 到时候让你爸买点猪肉 , 包你们最爱吃的猪肉白菜馅饺子!”母亲一直都是这样 , 提前“预支”快乐 , 所以每个节日我们都是早早就感受到了快乐的气氛 。 每一个节日 , 在我家会经过3个阶段——期盼 , 享受 , 回味 。 母亲把一闪而逝的快乐延长 , 再延长 , 给了我们长长久久的幸福 。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 , 一件件烦心事却突然接踵而至 。 父亲是出色的瓦匠 , 他在工地上班 , 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 。 我忘了什么原因 , 父亲上班的工地出了问题 , 工资没了着落 , 日子过得有点艰难 。 偏偏这个时候我们姐妹3人同时生病 , 整日没完没了地咳嗽 。 父亲带我们去城里的医院看病 ,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进医院 。 医院里到处是雪白的 , 给我的感觉很压抑 。 我拉着两个妹妹 , 紧紧跟在父亲身后 。 父亲听着我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 满脸焦虑 。 我从医生那里听到了“百日咳”3个字 , 以为要100天病才能好 , 心里充满绝望 。 父亲安慰我们说:“没事 , 吃了药很快就好了!”
回到家 , 我偷偷听到父亲对母亲说:“这次去医院 , 钱都快花光了 , 以后咱能省就省 。 ”在父亲和母亲的精心照顾下 , 我们的病好了很多 。 可是 , 家里的日子依旧紧巴巴的 。
冬至到了 , 我不敢再提包饺子的事 。 一大早 , 我听到母亲在“当当”地剁白菜 。 我问:“妈 , 咱们今天还吃饺子?”母亲说:“吃啊 , 不吃怎么行 , 我让你爸买肉去了!”瞬间 , 我觉得多日来笼罩在家中的阴云消散了 。 那个冬至 , 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 , 其乐融融 。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 我和妹妹们兴奋得手舞足蹈 。 那一碗饺子里 , 有父亲和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 。 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 深深影响了我们 。
后来 , 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 每年冬至包饺子是一家人的保留节目 , 只不过母亲开始在饺子馅上做文章 。 她琢磨了很多美味的饺子馅 , 猪肉的、萝卜羊肉的 , 后来还有虾仁韭菜的 。 饺子馅虽然不同了 , 但冬至依旧 , 饺子依旧 , 我们的感情依旧 。 母亲包好了饺子 , 总会让我去给邻居张奶奶送一碗 。 张奶奶是个孤寡老人 , 母亲怕她一个人冷清 , 经常去陪她 。 父亲很支持母亲 , 他说:“咱们现在有点条件了 , 能帮别人一下就帮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