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抽烟喝酒是天生的?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 三 )


大家第一反应可能认为抽烟喝酒是一种生活习惯 , 但其实这类行为也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 。 研究表明 , 对于吸烟饮酒 , 遗传学上的差异可以占到个体差异的50-60% , 换句话说 , 对于一个个体 , 吸烟饮酒的行为 , 可能50-60%会受到其基因的影响;但迄今为止 , 我们已经确定的基因只能解释多达10%的个体间差异 。 在未来的研究中 , 随着样本量和样本多样性的增加 , 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发现遗传决定因素中缺失的部分 。 同时 , 就像之前提到的 , 我们研究发现的很多和吸烟喝酒相关联的基因 , 它们很多是有已知的分子机制参与到尼古丁代谢或通过大脑中的奖励反馈系统当中的 , 这也证实了尼古丁代谢和大脑中的奖励反馈系统能影响吸烟(或饮酒)行为 。
澎湃科技:这是否意味着吸烟喝酒也与天生基因有关 , 不能完全归因于生活习惯不好或个人自制力较弱等社会因素?
刘大江:是的 。 这是非常直接的一种解读 。 这也是为什么研究复杂性状中的遗传因素非常重要的原因 。 首先 , 在正常情况下 , 遗传因素在人的一生中变化很小 , 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在生命的早期 , 在任何结果开始出现之前进行风险预测评估 。 对于许多疾病 , 早期治疗和干预是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 遗传学可以成为早期干预的宝贵工具 。 第二 , DNA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 研究遗传学如何影响疾病的结果将揭示生物系统如何工作 , 并给我们带来对药物开发和治疗的深刻见解 。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 尽管遗传因素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我们仍旧通过很多其他途径来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 包括多做运动 , 吃健康的饮食 , 等等 。 对于吸烟和饮酒行为也是如此 。 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成为吸烟者或饮酒者 , 或者倾向于多喝一点 , 但他们总是可以通过行为上的改变来扭转这些倾向 。 对于复杂性状来说 , 将一切都归咎于遗传因素也是不准确的 。
抽烟喝酒是种病吗 , 能被医治吗
澎湃科技:研究更深入之后 , 吸烟喝酒是否可以被看作一种疾病来医治?
刘大江:是的 , 特别是对于重度吸烟或饮酒成瘾者来说 , 我们更是希望如此 。 对于成瘾者来说 , 戒断和防止复用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一个过程 , 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 如果我们能够有相应的药物能更加精准 , 有效地帮助到成瘾患者 , 这对于成瘾者本身 , 他们的家庭 , 以及整个社会 , 都会是一件受益极大的事情 。 同时 , 对于现代精准医学来说 , 遗传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相应的基因靶点 , 并根据不同人群的基因图谱选择更有效的药物 。 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在描述前景 , 而是新药研发领域已经在进行中的变革 。 比如本文第一作者之一陈放博士的一项相关研究 , 就是根据吸烟相关基因进行药物再利用(drugrepurposing) , 这就是要必须基于对新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筛选;用现有的 , 针对其它适应证的药物来治疗这些新的疾病 , 这种方法可以极大降低药物研发和治疗费用 , 减短药物审批周期 , 造福社会 。
另一方面 ,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 有一句俗话 , 叫做“治未病” , 这其实在复杂性状遗传研究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 对于多基因疾病模型 , 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叫做多基因风险指数(polygenicriskscore) , 它通过加权总和等算法 , 概括了许多遗传变异对个体表型的估计影响 。 多基因风险指数反映了个体对给定复杂性状的遗传易感性 , 因此可以用作该性状的预测指标 。 如果能够准确预测一个人吸烟饮酒成瘾的风险 , 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进行有效干预 , 这比事后的治疗要更加的有效 , 经济 。 而要计算多基因风险指数 , 就必须要了解哪些基因和这些特定性状相关 , 并贡献了多少影响 。 这也是我们这种大样本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