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抽烟喝酒是天生的?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系刘大江教授表示 , “研究表明 , 对于吸烟饮酒行为 , 遗传学上的差异可以占到个体差异的50-60% , 换句话说 , 对于一个个体 , 吸烟饮酒的行为 , 可能50-60%会受到其基因的影响;但迄今为止 , 我们已经确定的基因只能解释多达10%的个体间差异 。 在未来的研究中 , 样本量和样本多样性的增加 , 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发现遗传决定因素中缺失的部分 。 ”
爱抽烟喝酒是天生的?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
文章图片
近日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ScottVrieze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系刘大江教授团队合作 , 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题为《Geneticdiversityfuelsgenediscoveryfortobaccoandalcoholuse》的研究论文称 , 人们是否抽烟喝酒会受到基因的影响 。
研究收集了近340万人的近4000种基因 。 为了解更多信息 , 刘大江和同事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60项研究参与者的基因组 , 参与者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东亚和欧洲 , 研究小组将参与者的基因组与他们自述的吸烟习惯和饮酒量进行了比较 。
结果表明 , 2468个基因变异与经常吸烟(定义为每天吸烟)有关 。 另外有243个基因变异与每天吸烟数量有关 , 206个基因变异与戒烟有关 , 39个基因变异与初始吸烟年龄有关 , 这些基因变异因人而异 。
他们还发现了849个与每周饮酒量有关的基因变异 。 在与吸烟和饮酒相关的所有基因变异中 , 有些基因与大脑信号有关 。 例如 , 饮酒与一种名为ECE2的基因有关 。 ECE2参与处理神经紧张素分子 , 后者调节多巴胺的信号传导 , 而多巴胺与导致成瘾的奖赏系统相关 。 与此同时 , 每天吸烟量与一种名为NRTN的基因变异有关 , 这种基因会影响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存活 。 此外 , 研究小组还使用这种遗传变异信息 , 预测了另一组居住在美国的6092名欧洲人的吸烟和饮酒习惯 。
“这是一项伟大的研究 。 它展示了在精心设计的分析中使用来自多个祖先群体的大量样本的力量 。 ”美国耶鲁大学的JoelGelernter说 , “总的来说 , 这是我们对吸烟和饮酒习惯的遗传学及生物学理解的重大进步 。 ”
刘大江称:“这些风险评分很好地预测了吸烟和饮酒行为 。 ”然而 , 当将这些基于欧洲人的风险评分应用于近4000名非洲人、东亚人以及北美或南美后裔时 , 结果就不那么准确了 。 刘大江也表示:“我们可能需要为不同种族的人制定单独的风险评分 。 ”最终 , 这样的风险评分可以用于医疗场景 , 例如 , 评估某人是否有吸烟或饮酒的不健康遗传倾向 。
对此 , 澎湃科技采访了刘大江 , 刘大江表示 , 大家第一反应可能认为吸烟喝酒是一种生活习惯 , 但其实这类行为也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 。 研究表明 , 对于吸烟饮酒 , 遗传学上的差异可以占到个体差异的50-60% , 换句话说 , 对于一个个体 , 吸烟饮酒的行为 , 有50-60%的可能性会受到其基因的影响;但迄今为止 , 我们已经确定的基因只能解释多达10%的个体间差异 。 在未来的研究中 , 样本量和样本多样性的增加 , 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发现遗传决定因素中缺失的部分 。
未来 , 在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后 , 抽烟喝酒甚至可以作为一项疾病被医治 。 刘大江解释道 , 对于现代精准医学来说 , 遗传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相应的基因靶点 , 并根据不同人群的基因图谱选择更有效的药物 。 比如本文第一作者之一陈放博士的一项相关研究 , 就是根据吸烟相关基因进行药物再利用(drugrepurposing) ,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筛选的基础上 , 用现有的 , 针对其它适应症的药物来治疗这些新的疾病 , 这种方法可以极大降低药物研发和治疗费用 , 减短药物审批周期 , 造福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