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

“医者仁心” , 医者不仁 , 不如无医 。 救死扶伤 , 可是医者的“太上德行” 。
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
文章图片
“医”在字形上究竟有什么深长意味?就“医”字本身来说 , 古已有之 , 从匚从矢 , 表示收藏箭只的容器 , 比如篓筐等 。 容器怎么会变身“治病的人”?有一种说法 , 其中的矢 , 是疾的省略 , 表示匡约、控制疾病 。 这样一说 , “匠”等带“匚”的字就无法解释了 , 把斧头收起来不让用 , 还做什么“匠人”?如果这个“匚”并非娄筐之形 , 而是拔箭用的丁钩器具 , 倒是说通了“医”的本义 。
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
文章图片
回溯字形变迁的过程 , 原来与“医”字合并的繁体“醫”字 , 才真正携带并传递了治病的信息 。 从“殹” , 有的理解为治病时发出的扣击声 , 有的解释为病人发出的呻吟声 , 还有的则认为是手持器械把箭从人体上拔出来医治伤痛 。 组装型的合体字往往都会出现这类多重会意的情况 , 也无妨“望文生义” 。 至于有人将“醫”理解为喝酒抗瘟疫的“中国智慧” , 也许是贪杯者的借口吧 。
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
文章图片
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但是 , 最具有说服力的仍然是找到原型字 。 石鼓文显示 , 左边的“医” , 显示的是一个身中箭伤的人 。 所以 , 可以确认“殹”就是用器械把箭从人体上拔出来 。 如何缓解拔箭手术带来的痛苦?箭伤造成的伤口感染又如何处理?这就体现了”酉”也就是酒的作用 。 “醫”似乎反映了这一治疗方式 。 延续至今 , 外科手术一般都要用酒精来消毒治疗;兴许经常与酒精打交道 , 据说不少外科医生酒量好生了得 。 这算不算“医”的一个有趣基因呢?
沙水清:“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趣解汉字“医”
文章图片
与“醫”有关的 , 还有一个异体字 , 就是“毉” 。 下面的“巫”反映了“巫”与医的同源 。 旧时 , 巫师不仅“跳大神”、念符咒 , 还兼带治病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侧身“百工”之列 , “巫医”地位还不低呢 。 但随着科学的昌明 , “巫”从医的行列里消失 , 也是势所必然 。
“医”具有抗击、抵御、控制、驱除、治理的义涵 , 是生命的守护者 。 “上医医国 , 其次医人 。 ”大相如医 , 大丈夫自然也不失医者之风 。 大医精诚 , 担当、呵护、仁爱、谦和、清正、专业 , 以至于“懂你” , 不正是“医”的熠熠风采吗?(沙水清)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