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于红灯:中医之路是一生的坚守

许多|于红灯:中医之路是一生的坚守

文章图片

许多|于红灯:中医之路是一生的坚守

文章图片


杭商传媒 李洁/文 徐青青/摄

在杭州九和医院见到于红灯 , 他正忙着问诊 。 病人坐满了休息室 , 大家静静等待着 , 还有不少病人从外地赶过来 。 这是于红灯工作的常态 。
【许多|于红灯:中医之路是一生的坚守】“医乃仁术” ,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 , 其目的就是救死扶伤 。 数千年来 , 中医之所以源远流长 , 不仅仅与其能够治病救人有关 , 更与医生坚守的职业操守有关 , 医者仁心 , 中医之“仁”是通过医者体现出来的 。
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 , 不仅仅要精益求精 , 不断提高医术水平 , 更要有一颗“仁心” 。 正如杭州九和医院于氏中医主任于红灯所言 , “医者父母心 , 医病也医心!”中医之路 , 是他一生的坚守 。

传承
中医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瑰宝 , 但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 。 对于于红灯来说 , 中医是他自小的热爱和向往 。
于氏祖上曾是宫廷御医 , 代代传承 , 在家乡颇有名望 。 于红灯从小跟随父亲、兄长学习中医知识 , 跟诊看病 。 解放战争时期 , 父亲弃医从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朝鲜战争 , 父亲转战四方 , 红灯自幼便跟随祖父学习中医 , 很小就能熟背经络和各种汤剂药方 , 祖父行医 , 幼小的红灯就在一旁观摩 , 祖父言传身教把于氏中医精华传授给了于红灯 。 他熟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医学名著 , 凡诊病必依据八纲辩证、经络理论 , 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
十八岁那年 , 于红灯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 在部队他不忘研读中医专著 , 发挥自己的特长 , 用中医技术为战友解除病痛 , 被誉为“神针” 。 部队退伍以后 , 于红灯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 , 决心传承于氏中医 。
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医 , 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 学中医 , 就像是在学武术功夫 , 想成为高手 , 不仅一招一式要扎实有力 , 还需要有点天分和悟性 。 于红灯恰恰拥有这样的天分 。
于红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 先后在河南三门峡、浙江台州、上海长海、北京301、北京广安门医院等地跟师学习 , 参加名师培训班50多场次 ,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他在原于氏中医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学习实践 , 逐步形成自己的治疗体系 。
他学有所用、学有所思 , 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和五行学说 , 自创“于氏平衡针灸”疗法 , 一次扎满16-18个穴位 , 施以药物灸疗 , 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 , 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

仁心
于红灯深知自己的知识来自民间 , 对于中医技术的传承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他坚持把做“良心中医”作为自己的座佑铭 , 不忘一名中医传承人的责任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 , 此时的于红灯正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于氏中医院 。 他第一时间组织医院力量 , 积极推进中医、中药参与防控工作 , 按照祛湿寒、清肺热、健脾胃、抗病毒和“关口前移 , 预防为主”原则 ,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专家交流沟通后 , 最终确定中药干预给药配方 。 在疫情防控中 , 他每天熬制中药汤剂 , 免费送给卡点执勤人员和群众饮用 , 既能暖身 , 又能增强免疫力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于红灯始终心系群众 , 多次开展“爱心义诊·情暖人间”“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活动 。 免费为500多名群众健康体检 , 并利用针灸、艾灸、刮痧、拔罐等传统中医治疗手段为患者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