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评书」生物观察的经典手记 认知世界的细致入微

「老游评书」生物观察的经典手记 认知世界的细致入微
文章图片
《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著
撰写|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
美国科学院院士刘易斯·托马斯是一位医学科学家 , 曾被誉为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 。 1971年 , 时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邀请他为杂志撰写名为“生物学观察者手记”的专栏 , 每月1篇 。 1974年 , 他将其中的29篇随笔结集出版为《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 。 该书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 , 当年就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 托马斯是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博学鸿儒 , 更是秀出班行的观察家 。 他自诩为一位生物学观察者 , 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视角敏锐地观察芸芸众生 , 而书中收录的所有文章都出自他的观察手记 。 身为医学大家 , 托马斯的文学功底之深令人惊叹 , 他如诗人一般描绘了自然界的诗意 , 用睿智的视角捕捉到自然界的谐趣 , 洞悉了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共生关系 。 在这些文章里 , 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生死 , 人间 , 地狱 , 民主和自由的社会设计 , 水獭、金鱼和疣子 , 疾病 , 思维 , 诗词 , 语言学及标点符号等 。
他似乎有一把神奇的刻度尺 , 丈量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 从外太空到深海 , 从分子到思想 , 从细胞器到物种 , 从语言学到有机体 , 从音乐到社会关系 , 从自然生态到学术生态 。 书中讨论了科学、环境、生物、人类、甚至宇宙 , 在免疫学、社会学、生物学和语言学等各领域之间不断穿梭 , 他既能见微知著 , 又能化整为零 , 博学却不显卖弄 。 在饱含诗意的文字背后 , 无不透着作者的哲思 , 即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彼此相连 , 地球也是一个细胞 , 所谓的一个细胞便是这个世界 。 书中没有晦涩的语言、华丽的词藻 , 唯有质朴的表达 , 但海量的双关、类比和隐喻 , 信手拈来 , 如行云流水 , 一气呵成 , 处处透着科学家的严谨、缜密和幽默 。 尽管本书问世已近半个世纪 , 但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 , 他许多的远见卓识仍不失针砭时弊之功效 , 依然能发人深省 , 值得有识之士开卷获益 。
生物观察的经典手记
「老游评书」生物观察的经典手记 认知世界的细致入微
文章图片
作者不仅对生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 而且有着精美的文学描述 。 他指出 , 人体的细胞不再是使我们生长发育成人的纯种实体 , 它们是比人类想象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 地球上生命的同一性比它的多样性还要令人吃惊 。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 , 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 , 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 。 它们既是一些个体 , 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否还想着明天 , 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 白蚁更神奇的特点是随着队伍的壮大 , 智慧似乎也在增强 。 作者认为 , 正是由于这一层 , 我们才最希望它们是异己的东西 。 我们不愿看到 , 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 , 能够像一个个生物那样进行活动 。 即使有这样的东西 , 它们也决不可能与我们相关 。 不管怎么说 , 这些东西还是存在 。 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 , 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 在生物学上 , 从无序中理出秩序的是膜 。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 , 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 。 地球活起来之后 , 它就开始构造自己的膜 , 其基本的目的就是处理太阳能 。 地球是世界上最大的膜 , 它看上去就是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生命体 , 满载信息 , 以娴熟的技巧操纵着的太阳 。 正是膜在生物学的紊乱中理清了意义 , 你得以获得能量 , 保存能量 , 准确地按需储存能量 , 然后把它按照比例定量地释放出来 。 每一个生命集合都徘徊在太阳能的流动中 , 从太阳的代谢物中攫取能量 。 为了活着 , 你必须能够跟稳态抗争 , 维持不平衡的状态 , 积聚能量以抵抗熵的增加 。 作者认为地球非常像一个单细胞 , 地球的彩色照片比外面的任何东西都更让人惊叹: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蓝色的屋子 , 是我们自己吹出的一个气泡 。 外层天空漆黑一团 , 令人惊骇 , 那是一片开放的乡野 , 让人不由得要去探索一番 。 地球为我们呼吸 , 它也保护了我们的福祉 。 每天有几百万个陨石落入这层膜的外层 , 由于摩擦 , 它们被燃尽 , 化为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