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很重要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反复确认自己是否感染 , 这样的焦虑怎么破?
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很重要
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很重要
文章图片
扫码查看专题报道
采访人员柯静通讯员应晓燕
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很重要】朋友不知怎么就感染新冠病毒了 , 身边同事也都感染了……最近吴女士被朋友同事的病情弄得有些焦虑了 , 最后走进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 情感障碍科主任任志斌诊断其为焦虑症 。 任医生说:“这段时间在门诊 , 类似的病人不少 。 担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 , 担心家人感染 , 担心感染后没有药 , 这都是焦虑的表现 。 除了精神焦虑 ,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躯体焦虑 , 头痛头晕 , 胸闷心慌 , 手脚出汗 , 肌肉紧张 。 ”这样的焦虑怎么破解?省立同德医院心身一科主任李晓一、情感障碍科主任任志斌都给出了他们的专业意见 。
不要“谈新冠色变”纾解焦虑 , 自己也是第一责任人
任志斌说 , 首先要正视病毒 , 不要“谈新冠色变” 。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明显减轻 , 即使被感染 , 也以无症状感染为主 , 即使出现症状 , 也多表现轻微 。 疫情已变得不可怕 , 没必要再焦虑 。 ”
个人要做纾解自身焦虑的第一责任人 , 这也很重要 。 要学会从官方渠道获取有关疫情防控信息 , 不信谣不传谣 , 积极主动掌握防控知识 , 落实防控措施 , 比如要了解居家隔离的具体要求、要知晓如何获得社会的帮助等 。 此外 ,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规范接种疫苗等防护措施也要认真落实 。 只要按要求做好防护 , 并且知晓在不同情形下的具体做法 , 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气 , 行事不乱阵脚 。
把不良情绪“吐出去”练习长呼短吸式呼吸
李晓一谈到 ,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是应对疫情最好的“良药” 。 特别是作息规律、生活规划合理、饮食健康 , 这些都有助于稳定情绪 。
“稳定情绪是自我心理调节的第一要务 , 也是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 , 所以很多市民朋友感染病毒后 , 在家治疗 , 这时候要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 ”李晓一说 , 午饭后可以适当休息 , 以30到60分钟为宜 。 但休息之余一定要有适量锻炼 , 可保证身心稳定 。 在自己可以活动的范围进行一些积极的运动 , 比如广播操、太极拳、瑜伽、慢走或原地踏步30分钟等 。 她特别推荐长呼短吸式的呼吸练习 , 用呼气把不良情绪“吐出去” 。
“宅”的时间久了记得给朋友打个电话
疫情期间 , 人们在家里“宅”的时间长了 , 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 李晓一说 , 这时要多与家人、亲朋好友交流 , 相互鼓励 , 沟通感受 , 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 在与人交流后 , 内心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 心情也会舒畅许多 。
“特别是已感染病毒的市民朋友 , 每天可以与家人朋友多打打电话、视频聊天 , 相互支持、安慰、分享心情 。 也可以把在家的时间看作是一个假期 , 放松身心 , 同时利用这个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 , 或者做些自己喜欢平时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 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 ”李晓一说 。
两位医生都谈到 , 如果市民朋友出现了明显的焦虑不安、心情抑郁、烦躁发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生活节律明显被打乱 , 甚至出现头疼、心慌等躯体不适 , 通过休息、转移注意力等自我调节方式 , 仍不能得到缓解 , 甚至逐渐加重 , 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 , 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精神心理科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