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传奇金庸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今天小编带大家领略下武侠里边的物理 , 另眼看世界 , 别有风味!
《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排难解纷:杨过折下一根树枝掷入潭中 。 树枝初时横在积雪之上 , 过不多时便渐渐陷落 , 下沉之势虽甚缓慢 , 却绝不停留 , 眼见两旁积雪掩上 , 树枝终于没得全无踪迹 。 郭襄不禁骇然:“树枝分量甚轻 , 尚自如此 , 这淤泥上怎能立足?……杨过折了两根树干 , 每根长约七尺 , 拉去小枝 , 缚在脚底 , 道:“我且试试 , 不知成与不成?”身子向前一挺 , 飞也似地在积雪上滑了开去 。 但见他东滑西闪 , 左转右折 , 实无瞬息之间停留 , 在潭泥上转了好几个圈子 , 回到原地 。
武侠传奇金庸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文章图片
武侠传奇金庸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文章图片
这里渗透了物理学中的压强原理 。 人体的质量所带来的重力显然比树枝要大 , 但是脚上缚了两根七尺长的树干后 , 却没有沉下去 。 根据压强公式p=F/S , 压力一定时 , 接触面积越大 , 压强越小 , 因此可以在树枝漂不起的泥沼中行走 。
《神雕侠侣》第三十五回三枚金针:那肥头肥脑的人厨子从怀里掏出一只铁盒 , 笑道:“有个小玩意 , 倒也可博姑娘一笑 。 ”揭开铁盒 , 取出两个铁铸的胖和尚 , 长约七寸 , 旋紧了机括 , 两个铁娃娃便你一拳、我一脚的对打起来 。 各人看得纵声大笑 。 但见那对铁娃娃拳脚之中居然颇有法度 , 显然是一套“少林罗汉拳” , 连拆了十余招 , 铁娃娃中机括使尽 , 倏然而止 , 两个娃娃凝然对立 , 竟是武林高手的风范 。
金庸还曾在《笑傲江湖》中写了少林寺的一条秘密地道 。 桃谷六仙和令狐冲误入其中 , 被半空中突如其来的禅杖打了个人仰马翻 。 一个个手持禅杖的僧人此伏彼起 , 防不胜防 。 虽然令狐冲不断用剑刺向那些僧人 , 但刺中要害后他们却不倒下去 。 定睛一看 , 原来一个个都是铁铸的和尚 。 这些铁和尚像今天的机器人一样 , 由复杂的内部机构控制着 , “只要有人踏中了地下机括 , 便有禅杖击出 , 而且进退呼应 , 每一杖都是极精妙厉害之着” 。 后来计无施说道:“这些铁和尚有机括牵引 , 机括之力有时而尽 , 须得以绞盘绞紧机簧铁链 , 铁人方能再动 。 只须再用大石滚动几次 , 机簧力道一尽 , 铁和尚便不能动了 。 ”
武侠传奇金庸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文章图片
武侠传奇金庸作品中的物理知识】金庸虽不是搞物理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 , 但写起各种“机括”来却得心应手 , 引人入胜 。 机括 , 原指弩上发矢的机件 , 后也指机械发动的部分 。 在小说是指是大侠们巧妙设置的“机关” 。 它包括机械联动机构、自动化阀门(或开关)、杀伤(或捕获)性装置以及伪装性隐蔽物等等 。 它可以是制服敌人的陷阱 , 也可以是保护自己的有力工具 。
在这类情节中 , “金大师”充分地利用了弹簧的弹性形变和齿轮的传动作用 , 向读者们展现了几种简单机器人的机械原理 。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 , 每个弹簧的弹性形变都有一定限度的 , 超过这个限度 , 弹簧再受力就失去了弹性 , 这就是“机簧力道一尽 , 铁和尚便不能动了”的道理 。 而可以对拆一套“少林罗汉拳”的小巧铁罗汉在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中相较少林寺中铁铸的和尚更为奇妙和高明 , 由此可见“大师”不仅熟悉这一物理知识 , 更能活学活用 , 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产品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