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居家治疗:如何科学使用连花清瘟、连花清咳?( 二 )


感染新冠居家治疗:如何科学使用连花清瘟、连花清咳?
文章图片
▲连花清瘟组方传承汉、明、清三朝古方
连花清瘟自2005年上市以来,多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流、乙流、禽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连花清咳片则是依据“宣肺泄热,化痰止咳”治法,融汇古方化裁,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杏仁、甘草)宣肺泄热,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清金化痰汤(黄芩、桑白皮、贝母、陈皮)合以清半夏、前胡清泄肺热,化痰止咳,山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解毒,透热达表,大黄通腑泄肺 。 组方顺应肺之生理特性,以宣肺祛邪为主,清泄肺热,化痰止咳,使邪气去,痰火消,咳嗽咳痰症状好转 。
连花清咳片于2020年5月获批,是该年度获批的仅有的3个中药新药之一 。 在药味组成方面,连花清瘟组方与连花清咳片组方相同药味有7个,因而连花清咳片也被视作连花清瘟的“姊妹药”,二者治法上相互协同,临床可联合应用 。
中医药助力新冠防治
实际上,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思路与西医不同,中医不针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治疗,而是从症状入手,辨证论治 。 从《伤寒杂病论》到《温病条辨》,中医应对大型传染病的历史已有数千年 。 仍以“三药三方”的连花清瘟为例,其组方中就包含多个经典名方,蕴含着中医与传染病斗争的经验与智慧 。
中医认为“疫病”其病因为疫戾邪气从口鼻而入,本次疫情病机特点主要为湿、热、浊、毒、虚等 。 治疗上应当结合当前“疫病”新发特点,早期注重透邪解表、化湿解毒,中后期加强扶正祛邪、促进转阴的原则 。 中医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调节人体阴阳,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激发人体免疫力以扶正驱邪 。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推荐了“三药三方”,即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 。 张伯礼重点介绍了金花清感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清温解毒,宣肺泻热,助力新冠防治 。
感染新冠居家治疗:如何科学使用连花清瘟、连花清咳?
文章图片
在《综合与补充医学杂志》发表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连花清瘟治疗新冠有积极作用 。
而针对连花清咳片,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刊发了题为《连花清咳片治疗轻型、普通型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论文 。 研究显示,连花清咳片可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提高呼吸功能,减轻肺损伤,且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 。
同时,连花清咳片还针对新冠病毒在多家国内重点实验室和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开展了系列药理学研究 。 基础研究结果证实,其在体外、体内均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并降低肺组织炎症,改善肺间质组织增生,抑制感染后体重降低,同时可调节系统性免疫功能,连花清咳片有积极作用 。
“连花”双品等中成药这样服用
既然连花清瘟和连花清咳片等中成药在防治新冠肺炎方面获得了多方证据支持 。 普通人居家期间,到底应该如何使用这些药品呢?
一般来说,普通中青年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患病流程大致为:发病第一天症状会比较轻,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人可能会烧到39℃左右;第三天,是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第四天体温开始下降,出现流涕、咳嗽;第五天,体温降至正常,但仍伴随咳嗽、咽痛;第六天不再发热,但咳嗽、流涕等症状可能会持续加重;最后一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