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文章图片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文章图片
今天立春 。 你还宅在家里吗?
年年立春 , 今又立春 。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 , 尤其是很多已经远离农事活动的城里人 , “立春” , 大概只剩下一点“春天来了”的象征 , 和些许“一年之际在于春”的暗示了 。 除此之外 , 这一天和一年中其他普通的日子 , 也就没有什么不同 。
然而在过去 , 这一天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 。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春天为四季之首 ,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 立春 , 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 我们的祖先们历来都把立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岁节 。 在这一天 , 不仅帝王朝臣们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 , 有的还亲自扶犁耕地一块 , 以示对农耕的重视;在民间 , 还要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文章图片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文章图片
最热闹的当属“打春牛” , 又叫“鞭春”或“打春” , 即在立春这一天鞭打用黄泥造的土牛 , 以勉励农事 , 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生产 。 其寓意为:牛休息了一冬后 , 人们怕它懒散 , 所以用彩鞭木棍策其辛勤耕耘 。 鞭打完毕 , 大家会把打碎的“春牛”分掉 , 然后又互相抢夺 , 因为碎“春牛”可以带来吉祥 。 据说 , “春牛”身上的土放在家里 , 其家适宜养蚕;“春牛”角上的土放在家里 , 其家适宜种田 , 而且五谷丰收;还说这种土能够治病 。
今天立春,他们这么热闹,我们呢?
文章图片
与鞭春一并进行的 , 还有祭春活动 。 明、清两代 , 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 。 立春这天 , 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衣服 , 打着旗、幡、伞盖 , 拖着“春牛” , 用彩仗鞭打 , 吹吹打打 , 载歌载舞 , 好不热闹 。 祭坛上香烟缭绕 , 供有猪头、牛头等祭品 , 主祭官在四大礼宾的陪同下宣读祭词 , 以示对春之神的虔诚 。 这个春神 , 有的地方祭的是太皞大帝 , 有的地方祭的是他的辅臣、人面鸟身的句芒 。
唐宋之后 , 还有喝春酒、吃春盘的习俗 。 唐朝人在立春这天要吃萝卜、春饼和生菜 , 叫做“春盘”;到了清代 , 春盘中的青菜常用芹、韭、笋组成 , 含有勤劳、长久、兴旺之意 。 在有些地方还有立春日吃生萝卜的习俗 , 称之为“咬春” 。 据说 , 咬春可以使人免生疾病 。
此外在立春时 , 还要挂春幡、剪春胜 。 春幡是一种旗帜 , 汉代多挂在树枝上 , 作为春天已经来到的象征 。 到宋代又剪彩绸做成小幡插在头上 , 成了头上戴的装饰品 , 叫做春胜 。 在有些地方 , 立春这天家家户户会用红纸写上“宜春”二字 , 贴在门窗或堂屋墙上 , 名曰“宜春帖” 。 妇女们还剪彩绸或用丝线扎成春燕 , 戴在头上作装饰 , 也有剪纸成燕子作窗花的 , 名叫“春花” 。
与古人们如此丰富多彩的立春时节相比 , 我们今天 , 真是相形见绌 , 越来越无趣了!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