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村这一年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万年村这一年
文章图片
经过近一年的打造 , 万年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 图为万年村一景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杨树摄
万年村这一年
文章图片
12月21日 , 万年村举行2022年工作总结会 。 黄刚摄
“村集体经济从去年的23.86万元跃升至今年的53.7万元 。 ”当万年村党总支书记杨晓林念出这一数字 , 在场干部群众脸上笑开了花 。
12月21日 , 时近腊月 , 在瓦屋山下的一处农家乐院坝里 , 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举行了一场2022年工作总结会 , 还邀请县里、镇上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村民代表参加 。
年初 , 也是在这里 , 万年村组织了村史上首次“围炉夜话” , 20多名干部群众代表围坐一起 , 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
一年即将过去 , 万年村这一年建设得怎么样?除了增长的数字 , 还有代表着成绩的荣誉 。 今年 , 万年村获评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雅安市第二批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荣誉称号 。
用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的话说 , 万年村这一年是“周周有变化、月月有进展” , 以后还要争取“年年有突破” 。
背靠大熊猫国家公园 , 2022年 , 万年村迎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 从过去连玉米都“长不好”的一座小山村 , 一跃成为文旅目的地“貊貊家园” , 一座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正在万年村加速崛起 。
万年村藏着怎样的“振兴密码”?
抓机遇建设入口社区 , 万年村凭什么脱颖而出
说起村里这一年的变化 , 村民朱艳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变美了:村里的房屋墙上、道路周边 , 处处是大熊猫、鸽子花等雕塑、彩绘 , 还有新建的房车营地、休闲娱乐设施等 , 让这里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
万年村位于龙苍沟镇西北部 , 80%以上的土地位于中高山地区 ,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 曾是省定贫困村 。 2021年10月 ,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 森林覆盖率超90%的万年村 , 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第一村 。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 , 是万年村最大的发展机遇 。 但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 , 大家都在建设入口社区 , 都在打熊猫牌促发展 , 以万年村为代表的南入口社区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 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将绿水青山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
通过系统梳理大熊猫文化资源 , 荥经县找到路径:从《山海经》中找到史料依据 , 将古人对荥经区域大熊猫的称呼“貊貊”确定为荥经县专属的大熊猫独特形象IP , 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进行重点打造和展示 。
经过近一年建设 , 如今在万年村中心的陶家坝 , 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空间、貊貊星球等项目已基本竣工 , 貊貊学校也在紧张地建设中 。 这些与貊貊有关的项目 , 让万年村成为一座充满大熊猫元素的“貊貊家园” 。
“今年以来 , 万年村按照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圈层发展’模式 ,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思路 , 持续深挖大熊猫IP内涵 , 布局新型业态 。 ”古玉军说 , 未来 , 万年村将聚焦“熊猫公园+科技”打造“数字公园” , 继续加强文化元素挖掘和旅游场景打造 , 通过挖掘四季特色活动破解旅游淡旺季之困 。 同时 , 瞄准国内知名户外露营地目标 , 创新开展自然教育 , 推出“数字熊猫节”等活动 , 进一步塑造本地品牌 , 从而“推进新时代大熊猫文化表述 , 讲好国家公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