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是吾师——祝福恩师孙其峰教授百岁华诞

言传身教是吾师
——祝福恩师孙其峰教授百岁华诞
李智纲
言传身教是吾师——祝福恩师孙其峰教授百岁华诞
文章图片
十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 , 《有老师的感觉真好》 , 时光闪过十年之后 , 我的老师依然健在 , 我也进入老年 , 如今我幸运地说 , 有老师的感觉更好!
言传身教是吾师——祝福恩师孙其峰教授百岁华诞
文章图片
恩师孙其峰教授今年适逢九九华诞 , 按照中国传统习惯 , 人生下来就是一岁 , 虚岁是我华夏民族计算年龄的习惯 , 九十九岁就是百岁 , 九九又是两位吉祥大数 。 我衷心的为恩师健康欢度百岁华诞而祝福!
十年前我曾专程去天津拜访恩师 , 那时约定下午两点之后到恩施的寓所 , 这样可以不影响老师的午休 , 必定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了 。 下午两点之后 , 我轻轻的扣开老师的家门 , 进门之后 , 我惊奇的发现 , 老师早已坐在画案之前开始作画了 , 依然像八十岁的时候那样不停的挥毫泼墨 , 在铺好的一张四尺宣纸上 , 四只喜鹊耀然纸上 , 老师说过去画鸟太静 , 今后要把鸟画的飞起来 。 看到老师九十岁时的精神状态 , 他忘掉年迈 。 一上画案 , 精神就兴奋 , 九十岁还那么执着 , 九十岁还没有休闲的时间 , 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家 , 他以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 自愧和老师的治学精神还相差甚远!
恩施孙其峰教授在教学岗位辛勤耕耘几十年 , 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教学事业 , 他教学生严谨认真 , 恐怕讲不明白 , 他积累的一系列教学经验 , 是我国美术教育事业上的宝贵财富 , 过去传统的老一辈画家 , 基本上是我画画表演给你看 , 你自己去理解 , 根本讲不了那么清楚 , 孙老师讲课从笔墨技法到构图、构思、创作 , 能讲的让学生理解 , 举一反三 , 为学生示范 , 在学生作品上修改 , 那是他教学的最大长处 , 他在教学上的长处也局限了他的创作 , 他的作品缺少巨幅大作 , 方寸之间尽显精神 。 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都是有限的 , 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 。 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学 , 奉献给学生 , 在学生心目中是一座丰碑 。
记得30多年前老师应邀来邢台讲学 , 邢台是个小城市 。 经济文化都不发达 , 孙老师毫不计较 , 一个星期的时间 , 讲学、画画 , 非常认真 , 边画边给学生们讲 , 60多岁的人似乎不知疲倦 , 当时他还在副院长任上 , 已经是国内著名画家了 , 没有任何名人架子 , 他的观点很明确:给别人画画 , 首先是锻炼了自己 , 闲着 , 就是浪费时间 , 最为可惜 。 他外出休闲时找人索要纸墨 , 无偿的为他人画画的故事很多 , 手离开笔就不舒服 , 画画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
1973年国务院组织全国名画家集中在北京颐和园画画 , 没有报酬 , 孙老师认为是很好的机会 , 在那里创作了600多幅花鸟画作品 , 全部留在北京 。 后来市场开放后 , 他的作品在北京市场价位上不去 , 留存太多 , 他早已置之度外 , 根本不听不闻 , 他说市场和水平不是等号 , 自己的作品传到哪里都是艺术的传播 , 提高了自己 , 也为他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 没有必要去计较市场 , 在邢台期间 , 每天早起画一幅 , 早饭后画一幅 , 午饭后画一幅 , 睡觉前还要画一幅 , 他曾经说这个时间画画是为了解困 , 困了 , 累了 , 一提起笔就赶走了困神 , 老师惜时如金 , 是我们的学习楷模 。 离开邢台时 , 主动为邢台市文化馆创作竹谱一套 , 当他离开后 , 还给当地留下学习的机会 , 完全为地方着想 , 为后人着想 , 老师的人品画品是用行动说话、最有说服力 。